宪法权利提供最终救济的宪法诉讼制度,是确保宪法权威和尊严的基本途径。 ⑶必须以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并以宪法配置国家权力。“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化表现为两个 。我国学者汪进元在《良宪论》中认为,这些条件是:程序的合法性、主体的平等性、过程的公开性、决策的自治性、结果的合理性。[13] 只有满足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57.html -
了解详情
质证权和程序参与权。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证言必须经过当庭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体现了直接言词原则的基本精神。但由于缺乏配套制度,加之 的证据地位问题。这一增补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它对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从专业性来看,有些案件,例如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3.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法系,但对非法取得的证据的态度与美国却有很大的不同。英国普通法对非法自白证据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自白证据并不因其采集的方法和程序上的非法性 这些行为的司法官员也应规定相应的惩戒制度,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经济责任等。其中,行政责任由司法机关内部规定并执行。经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5.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法律的正义和秩序价值的平衡,通过确立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裁判制度,体现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价值。正当程序追求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配置之间的平衡,寄希望于精巧的 人民主权原则下,单方性和强制性并不是公权力的本质特征。正当程序作为公法行为的基本原则,在法哲学视角里它的本质就是契约。[18]当国家以法律的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7.html -
了解详情
与一方当事人单独接触乃至于偏向于一方当事人的现象司空见惯;违反自愿原则的违法调解现象时有发生;两审终审之审级制度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不力;等等。显然,在强调 参见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页。 [⑩]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90.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刑法基本原则;罪刑相适应;反腐败;联合国公约 犯罪与刑罚,是刑法的调整对象,两者具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各种刑法制度都支持 称的犯罪所得或者其他应当予以没收的财产的合法来源,但是此种要求应当符合其本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司法程序和其他程序的性质。 总之,笔者认为,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04.html -
了解详情
,应以权利为核心构建考试法。[29]还有观点直接主张考试法应坚持权利本位,以考生的权利为本位作为考试制度设置的基本原则。[30]尽管上述观点也强调考试秩序的重要性 利益,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并实现其最大化,显然,后者更符合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要求,而这恰恰又不是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劳动法律,直接关系到中国劳动关系,特别是个别劳动关系的基本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劳动关系法制化的基础构成。这一法律如何制定,不仅涉及到我国劳动合同 ,而只有从属性。这种从属关系具体表现为劳动过程中的行政管理关系,指令与服从是这种关系的原则。{8}这种特点反映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实际上是确立了劳动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71.html -
了解详情
,缘自于其应用到该问题具有学理的绝对化倾向并因与基本制度实践相违背而生发水土不服之病症。其在场原则及直接采证原则可以成为一审承担查明案件事实职责的独 但却非审委委员必须步入法庭之理由。因为就进入审委会讨论程序的案件而言,其双层的裁判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审委会主要就法律适用问题行使最终裁判权,而案件真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1.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化,这主要表现在法律与道德、科学真理、教育和教诲的分离,法律不再靠道德、正义等来合法化,而是通过程序来获得合法性,即通过程序的合法化。程序通过 法律原则发展成为区域组织乃至国际组织的法律文件中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同时,这些国内法以及国际法又将这些基本权利具体化,从而使之成为各个国家、地区所普遍遵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