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依法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三、常见量刑情节适用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 重伤一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问题的相关解释》中第二条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221.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任何线索,也没有其他立功表现,以案发数月后他人实施的行为代替自己立功并据此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于法无据,辩护意见不成立。理由:被告人亲属代为立功,不构成刑法上的 普通条款,但也存在一个重法优于轻法的例外原则。由于我国刑法第七十四条和第八十一条规定一般累犯不适用缓刑,不得假释,因而毒品犯罪一般累犯与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5.html -
了解详情
为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而职务侵占的,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3、“职务侵占罪”原则上不适用缓刑的情形如下:(1)犯罪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年12月25日颁布、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55.html -
了解详情
幅度的法定刑是合适的。然而现实中发生的醉酒驾车案件比较复杂,司法处理过程中要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进行灵活适用。 我们认为,对醉驾的 【参考文献】 {1}参见2010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 {2}参见200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1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3.html -
了解详情
幅度的法定刑是合适的。然而现实中发生的醉酒驾车案件比较复杂,司法处理过程中要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进行灵活适用。 我们认为,对醉驾的 维护的。 注释 ⑴参见2010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 ⑵参见200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 2005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 如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宣告缓刑:(一)初次犯罪。可见,对未成年人犯的刑事处罚能轻则轻,能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006.html -
了解详情
面谈,而是由协调人来回穿梭于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进行斡旋,直到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及补偿的协议。[2] 与前一种模式相比,这种四造模式中,每一造都 和解,不涉及是否立案、撤案等问题,因此在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上有所扩大,不再局限于轻微刑事案件,还可以同时适用于抢劫、故意杀人、金融犯罪等严重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22.html -
了解详情
脆弱的时期,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实施犯罪行为。相应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以激情犯罪为主,主要表现为法制观念淡薄,犯罪前无预谋过程, 的进程。所以,犯罪前科劣迹这种品格证据不能简单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相反,还应建立有条件的刑事污点取消制度。如日本《少年法》规定:少年犯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8.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可能构成抢劫罪,但是携带凶器没有外露,也没有使用,不应当构成持械斗殴的情形。 综上,辩护人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邓某构成聚众斗殴罪证据不足, 、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所谓“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24.html -
了解详情
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2.扩大了我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刑法适用范围。规定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 2003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些是针对某一种案件的,如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