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尽管两造对抗尤其是交叉询问被视为发现真实的最佳手段,其主要功能还在于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至于量刑问题则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主要理由有 为例,被告人被定罪之后,独立的缓刑官(Probation Officer)会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前科情况、个人特征、辩诉交易等可能影响量刑的诸多信息进行全面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856.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法律之外的因素。例如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稳定,河北省曾出台红头文件,要求对创业初期有犯罪行为的民营企业家尽量网开一面。(注:这一规定曾引发了一场关于民营 规律,确立一种诉讼利益综合考量标准,将各方面的价值因素融合到一起综合衡量是否适用分流程序,并且视程序分流的阶段不同,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也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25.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的证言,以及从上述证人处提取的赃物,可以侧面证明嫌犯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4)收集嫌犯前科劣迹、社会生活经验、履历方面的证据,对证明其 及破案经过等书证,证实案件来源、侦破经过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情节等。 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犯罪嫌疑人采用秘密手段,实施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012.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履历表或入学、招工、招干等登记表;(5)犯罪嫌疑人供述;(6)证人证言;(7)前科劣迹证明材料,包括判决书、释放证明书、不起诉决定书、劳动教养 、物品的是走私犯罪分子、本人运输、收购、贩卖的货物、物品是否有合法的进出口许可证、合法的进出境单证、是否属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等情况。(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519.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的证言,以及从上述证人处提取的赃物,可以侧面证明嫌犯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4)收集嫌犯前科劣迹、社会生活经验、履历方面的证据,对证明其 及破案经过等书证,证实案件来源、侦破经过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情节等。 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犯罪嫌疑人采用秘密手段,实施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202.html -
了解详情
等证人的证言,以及从上述证人处提取的赃物,可以侧面证明嫌犯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4)收集嫌犯前科劣迹、社会生活经验、履历方面的证据,对证明其 及破案经过等书证,证实案件来源、侦破经过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情节等。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犯罪嫌疑人采用秘密手段,实施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779.html -
了解详情
作证)对被害人作证的适格性提出异议,法庭就应当通过向被害人提问来审查确认被害人是否具备相应的作证资格,依法做出裁定。(2)传闻证据规则的限制。被害人陈述原则上 先前所作的与他在法庭上所作的陈述有无不一致;(7)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8)被害人证明的基本事实存在与否,这需要通过其他证据印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387.html -
了解详情
[32]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建议公诉机关补充侦查,查明被害人的身份、死因、身上是否有他人强奸等侵害行为所留下的体液、伤痕等物品、痕迹,被告人的住处是否有 一旦排除了被告人的庭前供述,则并无任何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犯罪,理由是:单纯的驮尸行为不构成犯罪;无法排除被告人庭审中所作辩解成立的可能;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88.html -
了解详情
[32]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建议公诉机关补充侦查,查明被害人的身份、死因、身上是否有他人强奸等侵害行为所留下的体液、伤痕等物品、痕迹,被告人的住处是否有 一旦排除了被告人的庭前供述,则并无任何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犯罪,理由是:单纯的驮尸行为不构成犯罪;无法排除被告人庭审中所作辩解成立的可能;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87.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行为进行审查。具体而言即逐一对照刑法条文中某个或某几个犯罪的构成要件,从而得出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触犯了何种罪名的法律结论,这一诉讼阶段被称为刑事 转变。这是因为,在定罪程序中,确定一个被告人是否有罪,必须按照现行立法规定,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但是量刑程序更多的是通过针对犯罪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