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信托给该团体后,由该社会团体提起符合其章程、设立目的的诉讼。因此,团体诉讼的原告只有一个,就是团体本身,而不是全体成员,这与 -31. [4]肖建华,唐玉富.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与程序构建[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5]肖建国.现代型民事诉讼的结构和功能[J].政法论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0.html -
了解详情
交叉,有其特殊性。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客体应当是统一的、一元的而不可能是分散的和多元的,审判实践已经证明并正在继续证明,无论是司法机关或是当事人, 页。 [22]《法律学》第317─318页,台商务印书馆出版。 [23]石宝山《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载《法学季刊》1983年第1期。 [24]柴发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2.html -
了解详情
纳税人诉讼,指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提起的公益诉讼。是否允许个人在没有表面证据证明其为受害者的情况下提起民事诉讼,与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密切相关。许多 ]胡象明,董琦.论公共利益及其本质属性[J].公共管理学报,2006(l):27. [2]史蒂文苏本,玛格瑞特伍.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北京: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3.html -
了解详情
变化着的三维空间场,在这一空间场中存在着不同经纬的对立范畴。当已经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人民事诉讼的空间和时间隧道之后,各种矛盾便会应运而生,形成矛盾群 还有一些矛盾关系,本文还未涉及,如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程序的非正义与实体结果的相互关系、诉讼要件与实体裁决的相互关系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人们深人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分析,提出了一种重构我国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举证责任分配 基本要求 体系建构 引 言 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是民事诉讼的核心制度之一。其设立目的主要是解决 》,第21页。 ③参见陈刚著:《美国证明责任法理序说》,载于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从》(第二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2.html -
了解详情
平衡,客观上需要一般条款予以补充。如在所谓现代型诉讼中,原被告之间的力量对比存在明显差距,这就要在证据的收集及证明责任的分配等领域,以诚信原则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行为规制原理的诚信原则〔A〕。新堂幸司。讲座民事诉讼法?四〔M〕。弘文堂,1985.260,256。 〔6〕沈冠伶。论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77.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 关联。从其民主化色彩来说,它与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度相似;就其组织形态而论,它又与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有类似之处。然而正是因其混合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27.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都大不一样,甚至相反,因此,法学界公认证明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的脊梁。 一、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制度的反思 。 (一)我国未真正建立起现代证明 ,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第一版。 ④范光亮,《论我国现代诉讼证明的逻辑构成与价值取向兼谈诉讼证明的基本原则》,2004年《现代法学》专刊。 ⑤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说服调解成为这一正当化策略的另一后果。审判方式改革后,举证责任制度的改革,已经使我国民事诉讼处理真伪不明的正当化策略逐步向后一种方式转变。[ 的阐述,参见吴泽勇:《民事诉讼的程序自治:理念及其实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6]参见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 [7]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6.html -
了解详情
恶人先告状时往往便具有在法庭上击败原告,打赢官司,以证明自己无过错、无责任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使被告不愿让原告撤回起诉,而是坚持 》.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 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 [3] 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