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作为其基本理念,如何合理调节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成为经济法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人与利益、法律的关系入手,从经济法的不同方面分析了社会分析法学视角中的 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P65, 参考文献: 1、朱红彦:《论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理念》,《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4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57.html -
了解详情
,如行政法上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关系;私法调整的是“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也平等”的社会关系,如民商法上的民事合同关系;而社会 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32.[8]张莉莉。法律部门划分标准的新认识——兼论经济法的本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71.[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75.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一)立法层面。(1)完善市场主体之立法,加强市场主体之社会责任。要求我们尽快修订现行《公司法》、《证券法》,加强对公司内部主体的激励 年1月3日《学习时报》。 [3]史际春、李青山:《论经济法的理念》,载王全兴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71.html -
了解详情
地理》2007年第6期。 [2]Helm, The Economic Borders of the Stat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p. 43. [3]张英:《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日]金泽良雄:《经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18.html -
了解详情
, 作者认为, 公益诉讼制度还是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当中更为适宜。 二、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 目前, 我国对此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公益诉讼包括所有为维护公共利益 与重构》, 载《法学论坛》2002年第2期; 吕忠梅、鄢斌: 《论经济法的程序理性》,载《法律科学》2003年第1期。 [8]参见徐卉: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77.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影响。收益是与获取收益的主体、主体行为的性质都存在关联的,如果从纯粹的经济意义上的课税公平,即仅强调纳税能力的角度来说,则只要是收益,无论是哪 税性》一文中作过探讨。 [23]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现代性,同样,作为经济法的部门法的税法,也具有突出的现代性。对此我在《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一文(《中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43.html -
了解详情
: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1977 , 85 : pp. 473~491。[23]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24] 51 Abs. 3 de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45.html -
了解详情
税性来说,将收益分为营利性收益和非营利性收益,将有收益的主体分为营利性主体和非营利性主体,甚为必要。通常,对于营利性主体的营利性收益,应当征税;而对于公益性主体 》一文中作过探讨。 [23]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现代性,同样,作为经济法的部门法的税法,也具有突出的现代性。对此我在《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一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09.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撤退,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更是对政府的要求与挑战。政府应从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退出,让位给社会和市场,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使 理论问题[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89。 [15]刘普生 论经济法的回应性[J] 法商研究,1999,(2):25。 [18]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18.html -
了解详情
二元结构假设,有助于认识到:两类经济实际上都是营利性经济,两类经济的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或相关利益,两类经济作为私人经济,都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 就是现代性的体现,是现代国家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职能在相关制度上的重要反映。参见拙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3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