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 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 因支付 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91.html -
了解详情
中实施的大量行为,如主动提起调解、说服教育当事人等,只是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辅助行为。法官在调解中的作用是外因,对调解如何进行和终结、民事争议 当事人收集、提供、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达成协议后,是否仍有积极性进行举证、质证?难道法院自己调查取证,核实认定证据,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5.html -
了解详情
即调解采取签收生效政策,这一规定,笔者认为恰恰给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任意反悔提供了机会,因为在调解协议达成后,法院制作调解书再到调解书的送达需要一定的时间, 法庭调解前就已经开庭审理完毕,则事实、责任都比较清楚,就很难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了。 在现代社会中,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要求纠纷解决机关更注重每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06.html -
了解详情
期待解决结果的性质和纠纷解决者等评判标准,作为判断一项商标纠纷是否适合采用调解的方式。无独有偶,英国知识产权办公室也出台过采用诉讼外方法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 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立法中应增强民间调解协议的效力,如规定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法院确认合法有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55.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也可以在法院以外的场所进行。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允许当事人撤诉,或者由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后制作调解书。开庭前从事调解的法官原则上不参与同一案件的开庭 公约和当地善良风俗等行为规范,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七是人民调解除法定情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要求或同意公开调解之外,调解过程不公开。 八是规范和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84.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在明确纠纷真正对立点的基础上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当事人达成合意。在行政调解中,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做自己的主人,自愿处分权利,而 申请强制执行。当然,也可以参考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即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后,有关行政机关应将该协议送交有管辖权的法院,由法院依专门程序进行审核。经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82.html -
了解详情
中,一方请求调解另一方接受对方的调解方案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极少,常见的是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在征求实体权利方的意见后,或根据案情,拿出一个或数个方案,再 想法抓住当事人的弱点或不利因素,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以达到调解结案的目的。有的为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一次调解不成,两次、三次或更多,即使明知调解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92.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12月29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 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 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 因支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91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第十五条 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第十六条 因支付 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13.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调解结果,则不得再反悔。否则,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后,有关行政机关应将该协议送交有管辖权的法院,由法院依专门程序进行 。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制作调解协议之前,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据此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告,以引导达成调解协议的一种程序。听证程序的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