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为重点的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以后才有所改变。不过,直到九十年代初,从观念上对原有诉讼模式的突破以及一些法院开始尝试不同的程序操作方式 的制约条件下,很可能就是导致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千差万别的原因之一。在这方面,德国与日本的旧民事诉讼法尽管曾规定过严格的失权效果,结果反而导致有关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治水平。通过移植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而确立起来的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大体跟上了当时国际民事诉讼发展的水平。5.特别诉讼程序特别诉讼程序中首先规定的就是 人为受利己之裁判,就其自己所主张之特定、重要且以举出证据为必要之事实而为证明之责任,就是举证责任。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则上主张利己事实的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后就要更改已生效的裁判,对当事人在诉讼阶段的举证责任就没有任何约束,当事人可随时举证推翻已生效的裁判,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22]包括31个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23]“新的证据”的界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详细阐述。[24]同17,第275页。[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0.html -
了解详情
能免除责任。这种价值选择是以对受害人损害赔偿权利的保护为基准。 为什么会采用后一种规则?理由是,在民事诉讼当中,证明标准是法律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 诉讼程序,而是一种行政程序或者司法行政程序。将共同侵权行为赔偿权利人的连带责任选择权后置到执行程序中解决,等于将需要在诉讼程序中解决的实体法适用问题,改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1.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序参与性,不仅有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更因当事人的程序自治性而利于程序正义的实现。 3.增进效益。在民事诉讼中,效益是指民事审判的收益和成本之间关系的 明显的标准,效益是现代法治国家积极追求的目标。德国在1976年颁布了《简化与加速诉讼程序的法律》,1990年又颁布了《简化司法程序法》,[2]效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00.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且具体事实和理由属于实体审理事项,当事人在起诉时就要充分的举证,有未审先判之虞。 (六)审查程序不公开 审查不公开主要表现在具体受理的原因和 ,2005:5. [3]迪特克罗林庚.德国民事诉讼法律与实务[M].刘汉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50-452. [4]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应当缴纳诉讼费,该费用由原告预交,由败诉方承担。德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1943年和1950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新增的,且其适用限制颇多,如民事 或其近亲属是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三是是否属于特殊领域的侵权行为,如是否属于严格责任或者无过错责任,是否涉及举证责任倒置等情形。 第四,扩大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8.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的证据,并明确规定: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其次,它明确了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 机关发动再审权者的理由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人民检察院参与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违背诉讼经济原则。诉讼成本是设计民事诉讼程序时必须考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量化[10]。证明标准是从证明负担的角度来阐述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被告承担,原告只承担一定范围内 。英美法国家证据法比较发达,形成了多元化的证明标准。就行政诉讼而言,由于不区分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两者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由同一司法机关受理,因此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47.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认定,从而使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得以免除,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一项重要的规则司法认知。近年来,民事诉讼证据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我国 大陆法系各国或地区大都将显著事实列为司法认知事项。例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91条规定,对法院已经显著的事实,不需要证明。但什么是显著事实,裁判上则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