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人身权的具体内容。可见,法国民法典中,人格权法是依附于人法的。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人格权法作为民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我国未来的 的民法典中的可能定位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当采用《德国民法典》的做法,在侵权行为法中规定人格权。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继续沿用,并进一步发扬我国现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不断发展的基础保留下来(当然,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了这样那样的修改)。德国和瑞士最后都回到了自己的民族法律的发展轨道,它们后来分别建立了不依赖于 当一个社会的制度及其发展与法国相类似(至少是有可能相类似)的时候才有意义。对法国民法典的极度热情使玻利维亚在1845年制定本国新民法时,过多地抄袭了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13.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国民法典改革委员会的第一秘书长高斯特·福楼海(Coste - Floret) 主张把民法典分为4 编,第一编,家庭,第二编,职业[3];第三编,国家与个 性的身份中。〔10〕 公私法分离的现代观念很快渗透到了民法调整对象理论中。德国民法典的起草者之一温得沙伊德(1817 - 1892) 说:“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html -
了解详情
并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客观存在。同时,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的市民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观取向对法的形成和实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法的精神兼具了客观性 结婚章规定的例外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和《法国民法典》一样,《德国民法典》也同样饱含着民法精神中理性主义的光辉。这两部法典在民法历史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528.html -
了解详情
民律草案》在编纂时,主要仿行日本民法和德国民法,而《德国民法典》编纂时,已与近一百年前编纂的《法国民法典》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 司法实践中适用,但在继起的民国初年,契约自由原则经由民初大理院司法实践予以适用与传承,从而对于推动民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重新审视近代民法最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88.html -
了解详情
须法院受理并裁判,另一方面法律又欠缺处理的依据,面对两难的局面,现代民法改法国当初坚持民法典是处理有关纠纷唯一依据的做法(即一元论),[34]而采法律渊源多元论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9页。 [9][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哗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20.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设定一个所有权。[⑦]而这一思想居然为《德国民法典》第94条所不折不扣地继承。这种极端,对于保持物的整体性(土地与土地之上的建筑物不可分离)是有必要的 123页。查有关资料,上述事实上的集合物与法律上的集合物的区分似来源于法国民法理论。法国民法理论将财产分为独立物与集合物两种。独立物为单一存在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56.html -
了解详情
时,大都是从公法与私法分离与对立的角度来界定民法的性质的,如拉伦茨在《德国民法通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民法是私法的一部分,德国民法典是德国私法的基础 民法都强调对私权的充分保护。无论古罗马法、19世纪的法国民法如何主张个人本位,而现代民法又如何倡导团体本位;也无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所有制的社会的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09.html -
了解详情
区别于其他河流的不同之处,而在我们这里本位更多的被赋予了继往开来,建构中国民法典与民法社会的纲领、指导、基本观念、目的、任务的作用。胡长清先生认为民法的本位是 。其二,编篡法典的公示性要求不同。法国民法是权利宣言,是通俗的法学科普读物,需要让法国农民在油灯下读懂。而德国民法则是其潘德克吞学派的历史总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0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德国民法典》第1172条第2款规定,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每一个土地所有人都可以请求将其土地上的抵押权限制在符合其土地价额与所有土地价额 权利。[39]在比较法上,《法国民法典》第1236条、《日本民法典》第474第2项的反对解释、《德国民法典》第267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312条等均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