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如果绝对不允许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随意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而无可奈何,其结果有悖公平原则。现行物权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认为,现行法律规定婚姻等身份行为不能代理,应该理解为只适用于精神正常或意识清醒的人,而不适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其客观上不能正确表达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299.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行为界定为《合同法》第42条第(3)项规定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因此就责任性质而言,应是缔约过失责任,因为依我国民法通说, 建远、吴光荣文。 [10]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条文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302.html -
了解详情
不动产和权利、电子信息等。 1.关于不动产是否构成扣押的客体。这一问题涉及对民法上空间一词的理解。从民法的角度讲,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权利,包括:(1)收益权。扣押仅仅是一种程序性强制处分,而非实体判决,因此,权利人原则上并不丧失对扣押物的所有权。虽然各国立法上均规定被扣押的物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084.html -
了解详情
实在的程序权利,是立法者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是民事诉讼法公法私法化的体现,也是民事程序主体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其精髓在于让当事人自己在发现案件真实 存在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国对人权的理解并不完全的一致,但是人权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支持。随后,1993年《维也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602.html -
了解详情
? 有学者认为,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不以公示为生效要件,并非对物权公示原则的破坏,而是对物权公示原则的有益补充。其一,因人民法院的法律 无权处分,而合同被撤销之前的处分则是有权处分。 ( 二) 强制执行程序中拍卖成交确认裁定属于形成性法律文书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 140 条之规定,裁定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833.html -
了解详情
示?有学者认为,非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不以公示为生效要件,并非对物权公示原则的破坏,而是对物权公示原则的有益补充。其一,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 属于无权处分,而合同被撤销之前的处分则是有权处分。 (二)强制执行程序中拍卖成交确认裁定属于形成性法律文书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0条之规定,裁定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75.html -
了解详情
当成就债权效果当事人之间因此建立起了当为之请求权。《物权法》确立区分原则的意义就在于此,其为未来的物权变动建立了姻缘。 所以,借取债权意思去完成物权变动的法效果 理论难懂,我不知道他是在说他自己不懂,还是在说不易被大众理解。)但要反对民事立法采纳物权行为理论,那将是另一回事。物权行为本来就是可择可不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36.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方式;法律责任;道德责任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依照社会大众最朴素的理解和认识,所谓赔礼道歉,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利益造成妨碍或损害后 的民法规范固然有其坚实的道德基础,但民法的道德化或对民法体系内部道德原则的强调,并不意味着要将所有的道德规范都纳入到民法当中,恰恰相反,不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42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的处理原则作出。 该条的说明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第十条。 在一房 合同的效力待定。 由于其他共有人对出卖人与买受人争议的房屋享有实体权利,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应通知其他共有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如其他共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992.html -
了解详情
、强行接管或拍卖财产,其中不乏低估、圈占私产的现象。如果采用先民后刑的原则,先由被害人和经营者进行民事诉讼或和解,只有在矛盾无法化解、权利无法救济 对此有不同观点:德国传统观点对被害人的错误认识持一种宽松的理解,虽然被害人对虚构的事实将信将疑,但最终被害人处分了财产的事实,仍然说明被害人陷入了错误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