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模式。随着审判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选择什么样的诉讼模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激烈争论的话题。 笔者认为,在现代民事诉讼中,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在程序中的自主权 通知证人出庭作证,或者要求有关人员向法庭提供证据。(3)应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的请求,允许其发表意见及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当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1.html -
了解详情
重复处理,此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有待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 不同学科之间的分工细密和交叉融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行政诉讼的发展及其与民事诉讼的关联与竞合诉讼问题也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如何规范行政民事关联诉讼和竞合诉讼的审理程序,对行政审判和民事审判都具有同样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8.html -
了解详情
发回重审,原来的判决就会被撤销,案件重新启动一审程序,对于民事诉讼来说,普通程序的审判期限是六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现有法律规定和国外立法例看,应当包括:二审法院撤销一审法院驳回起诉判决;对代理人为诉讼行为欠缺必要授权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一审判决遗漏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启动困难,是适用原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二审程序?是民事庭、审判监督庭、刑事庭、执行庭哪个庭确认?无从下手。 附带民事诉讼审查立案权行使混乱。 》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在这里所指就是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证人是否应宣誓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立法建立证人宣誓程序。宣誓内容应当包含证人忠诚地信守法律义务,如实提供证言,承担违反义务一切 页。 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改进民事审判方式的若干意见》(1995年7月10日)第37条。 ⑦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热点问题研究》,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9.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关具体行政行为给予足够的尊重,其中问题不是出在从事民事审判的法官,而是源于民事诉讼程序的本身,也将具体行政行为排除在法院应该确认的事实之外 应采取行政权优先原则建议当事人通过行政诉讼解决然后再根据行政诉讼的结果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此观点为目前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第三种观点为行政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732.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实际上就并案审理已经提供了法律依据,只是仅限于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过程中,应当事人的要求,人民法院才能开展 行政、民事诉讼并案审理诉讼方法和裁决方式的思考 并案审理制度要求同一审判组织审理行政、民事不同类型的案件,但审理不同的案件必须按照不同的诉讼程序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8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关系的某些方面,但它们的范围是有限的。? (二)国家法? 奥地利没有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准据法的成文法规定。涉及实体国际私法的法令和国际标准(如侵权行为 可以针对被告的抗辩提出答辩。 ? (三)诉状的修改? 在诉状送达以前,如果没有超出审判法院的权限,可以不加限制地对诉状进行修改。此后,对诉状的修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9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的平等交流信息渠道的畅通,形成法院与当事人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诉讼法律关系。 二、规范法院与当事人关系的原则 法院与当事人地位平等关系是确立辩论原则 的处分权。(1)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终结应以原告起诉为原则。坚持不告不理、没有原告就没有诉讼的法理,取消法院以职权启动审判监督的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9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对实体结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才可以宣告该民事诉讼行为无效。在大多数情况下,下级法院的审判程序违法不会导致上诉法院的自动撤销结果,至多成为上诉 权利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后作出相应裁决。二是上级法院对于下级法院当事人提出的程序合法性审查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法律行为。具体说来:如果是在案件审理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