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被告人翻供,证人翻证导致案件认定不充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对一的案件中。在庭审过程中,一旦翻供或翻证,否定犯罪事实或改变原来证言,使案件证据 对保证案件质量,避免无罪案件发生具有重大作用。刑诉法第140条4款,第142条赋予检察机关不起诉的权利,我们在审查案件时对符合刑诉法第15条情形之一的,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4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进行刑事诉讼以及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刑事诉讼期间一般由法律明确规定,称作法定期间;个别情况下可以由 为一系列首尾衔接、依次排列的诉讼阶段。不过在有些国家,出于法官在起诉或决定将案件交付何种程序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其审判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63.html -
了解详情
3、叙说理论(narrative theory) 叙说理论被视为被害人叙说伤害的过程,源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中的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7]。在这种理论模式下, 恶劣、重罪、累犯及应当数罪并罚的案件,不适用和解不起诉。 (二)刑事和解不诉制度的适用条件。其适用条件包括三方面: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1.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1995年4月起,起诉方和法官都可以对被告人在警察讯问的过程中保持沉默或者未能提到某一相关事实作出不利 。哈里戴于2001年7月5日公布了其考察英格兰和威尔士量刑系统的报告:《使刑罚有效起来》(Marking Punishment Work)。该报告考察了是否有可能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4.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将案件提交治安法院预审。经过预审法庭的审查,如果预审法官认为检察官的起诉具有足够的证据,即作出向刑事法院移送起诉的决定。之后检察长必须任命大律师出庭支持公诉 调取,并可以由律师查阅。但真正实行起来其实很难。因为,辩护律师并没有参加侦查过程,也未能查阅全部案卷材料,不可能知道案卷中是否有无罪或罪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6.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的机会。例如,对于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请求,审判机关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其撤回起诉的请求,但是,它不作出裁判,从而便诉讼活动久拖不决,然而,对方当事人却 诉讼行为,从而导致了刑事灰色不裁判。 三、当事人的权利救济 (一)救济的必要性 刑事诉讼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它既是前一个阶段诉讼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3.html -
了解详情
,还表现在普通程序中减少某些诉讼环节。如英国于1933年后取消了大陪审团审查起诉而改由治安法官进行;德国制定了1987年刑事程序改正法律,在不妨碍被告人防御 在作出此类特别规定时,应当坚持实体与程序、惩罚与保障并重的原则。 如上所述,在修改与完善刑诉法的过程中,应将不偏废实体与程序、惩罚与保障任何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羁押期限缩短,防止不当超期羁押现象的产生。三是有利于实现宽严相济,对符合该机制的案件,确需要移送审查起诉的,尽量建议法院 的宽缓化,要将严打方针落实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局当中,要因地制宜地确定打击的重点,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对严重刑事犯罪坚持从重从快,有力遏制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2.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的机会。例如,对于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请求,审判机关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其撤回起诉的请求,但是,它不作出裁判,从而便诉讼活动久拖不决,然而,对方当事人却 诉讼行为,从而导致了刑事灰色不裁判。 三、当事人的权利救济 (一)救济的必要性 刑事诉讼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它既是前一个阶段诉讼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05.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狂妄的目标直至今天也没有实现,甚至永远不可能实现。法律本身的精义,是需要在司法的过程中而得到最为清楚地反映的,而民事诉讼法作为直接作用于司法过程的部门法 的处理结果很多情形下正是会和法官在实务中的做法相悖。 以上笔者讨论并归纳了针对二重起诉的案件,实务中所形成的一套做法。下面笔者致力于解决两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