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源性、原则性的理性信念,一是结果性、权利制度性的法律规范。 在民法上,权利是什么?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上,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把权利视为“道德资格”。霍布 人格权的本质》,《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6] 徐国栋:《再论人身关系——兼评民法典总则编条文建议稿第3条》,《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1.html -
了解详情
诱惑。尤其是女人要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什么是原罪?从历史学或者法学思想史上来看,亚当和夏娃眼睛明亮以后首先意识到的是什么呢?他们首先 人民的富裕必须以私有财产所有权为出发点、为根基。我国最高立法机关虽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是我们在私有所有权的思想观念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489.html -
了解详情
收益权)将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公,关于地权制度的正当性论证必须回归到国家与法律的关系中思考。 【关键词】土地所有权;社会正义;市场经济;自由主义 【写作年份】2013年 现已明确为长期不变。参见汪振江:《农村土地产权与征收补偿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6]巴里安巴里认为福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498.html -
了解详情
批评是非常需要的,但是非专业的批评应该越少越好。对民法的制度史和思想史不熟悉、对于民法的专业不熟悉,就常常会出笑话。但是事实上当时有不少人 问题吗? 我对这种现象的思考,不仅仅是在物权法这个方面,而是在民法整体思想方面甚至是法学整体方面。我认为,中国法学界对于近现代人文主义法律思想发展历史不但不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74.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就是它把人性放在最崇高的位置,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政治理论,何谓宪政,并 . ⑥ 杨海坤。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上)[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49. ⑦ [荷]亨利。马尔赛文。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M].陈云生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06.html -
了解详情
冲突,人们难以以成熟的宪法理论解释社会现象,无法准确地把握宪法问题与法律问题之间的界限。比如,在宪法学教学中,我们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宪法的 实践基础。目前,宪法学研究方法正处于转型时期,宪法学界要重视宪法社会学功能,需要以宪法社会学为基础建构新的方法论体系。 注释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5.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一词来阐发自己的主张,甚至确定其理论体系的原点。正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思想史上,对于究竟什么是权利,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大致说来,对权利的界定有伦理的和 。因此,要求权的类别包括对积极帮助的权利和对消极自由的权利。此外,法律哲学家们还思考过区分对人的要求权和对物的要求权的必要性。一项对人权是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5.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体制度呢?曰共和制。可以说,对于共和制休谟从来没有放弃过研究与探讨,有关共和制的思考一直是他的政治论文中的一个未曾间断的主题。在那篇著名 观点是矛盾的,例如,休谟的政治理论究竟是自由主义的,抑或保守主义的,就是思想史界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118]但是,如果理解了他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认识,理解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西方先进的制度发明大半都是由中国传播出去的。这种立场和态度在学术研究成果中可以说屡见不鲜。例如本来是由西方创造的法律文明成果的被称之为权利的价值观念和 不还好,早还比晚还好。这不仅是一个事理逻辑问题,而且也还是一个人类思想史包括宪法文化史的规律问题,这需要我们这一代乃至接下来几代宪法学术人深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52.html -
了解详情
性和真实性,因为被称为根本法的对国王和诸侯形成具体约束的法律或者协议;其二,支持德国宪法学家研究根本大法拘束力冲动的,不是英国和美国那样对政府和立法 没有包括清末民初,也没有包括苏联时期。作者注。 [37]高军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11页。 [3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