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况和社会影响,有所区别。探索缓刑社会考察制度。其二,修改减刑标准和程序的规定,符合《修八》的规定。其三,完善假释条件和程序,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其四 2001年第2期。 [6]樊文:《犯罪控制的惩罚主义及其效果》,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 [7][美]安塞得曼等:《法律秩序与社会变革》,转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22.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情况和社会影响,有所区别。探索缓刑社会考察制度。其二,修改减刑标准和程序的规定,符合《修八》的规定。其三,完善假释条件和程序,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其四 2001年第2期。 [6]樊文:《犯罪控制的惩罚主义及其效果》,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 [7][美]安塞得曼等:《法律秩序与社会变革》,转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17.html -
了解详情
引起了刑法理论界的重视。刑法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刑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见解。1996年对1979年刑法着手进行修订时,纷纷 脱离刑法的规定随意量刑。 3.行刑。刑法规定了各个刑种和刑罚制度如减刑、假释等,执行刑罚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根据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任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0.html -
了解详情
装出积极改造、深刻悔罪的表现,甚至想出各种歪点子立功,争取早减刑、多减刑、甚至假释。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认识到,没有改造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 ,1975,P19-20. [10] 赵秉志主编:《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分则之比较研究》,澳门基金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270页。 [11] 李文燕、柯良栋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9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是与社会危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一番比较研究。 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理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人对 适用刑罚时的量刑酌定情节,并规定了对死缓、累犯、自首、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的适用时,必须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内容。例如,对缓刑的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2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落到实处,切实预防和及时纠正超期羁押。三要建立健全派驻检察人员列席呈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会议制度,加强对罪犯减刑的事前监督,检察机关应提前介入减刑 的同时,注意发现和查处隐藏在各种违法问题后面的监管干警职务犯罪案件;认真研究如何加强对监外罪犯的监督管理,防止监外罪犯脱管失控。其次,要拓宽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6.html -
了解详情
经验、教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改革和完善对罪犯的考核奖罚制度,准确运用计分的办法考核罪犯的改造表现,以有效地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提高改造 等方面,给予罪犯不同的处遇。第二十五条对罪犯的减刑或假释,由劳改机关的大、中队干部集体研究呈报,支队(监狱)有关部门讨论,并邀请驻劳改机关的 ...
//www.110.com/fagui/law_173682.html -
了解详情
、教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改革和完善对罪犯的考核奖罚制度,准确运用计分的办法考核罪犯的改造表现,以有效地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提高 等方面,给予罪犯不同的处遇。第二十五条对罪犯的减刑或假释,由劳改机关的大、中队干部集体研究呈报,支队(监狱)有关部门讨论,并邀请驻劳改机关的检察院( ...
//www.110.com/fagui/law_103099.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加重死缓和无期徒刑的处罚力度。被判处死缓的,原则上关押终身。个别减刑或者假释的,最低应关押30年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多数应关押终身,少数 1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37 [5]参见任志中:《死刑适用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第249~250页。 [6]该案详情可参见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6.html -
了解详情
无再犯之记录者接近90%。(注:赵秉志主编.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M](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81.)可见,只要短期自由刑运用得当, 刑期短,行刑机关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各个罪犯的改造情况,许多刑罚执行制度,如减刑、假释等未能有效落实,短期自由刑犯缺乏这种激励机制的鼓励,不愿意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