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人龙顺全、罗国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于2008年11月20日作出(2008)驿刑初字第287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原审被告人欧天菊、伏小丽 :其事先不知道被害人来驻马店的情况,没有向他人安排此事,原判认定事实错误,请求二审查明事实,依法改判其无罪。 其辩护人辩称:上诉人伏小丽主观上没有非法拘禁的 ...
//www.110.com/panli/panli_147088.html -
了解详情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要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6]这种刑事诉讼一体化的制度设计赋予了国家机关强大的权力,被告人身份不明,只能以其自报名起诉 的刑事判决无法通过再审程序加以纠正。更实在的问题是,一份判决书不能缺乏确定身份的被告人。第三,即使以上的技术问题能够克服,更大的风险可能潜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04.html -
了解详情
中心及其技术人员更是无权对本案争议事实进行鉴定,其出具的鉴定报告不具有刑事诉讼证据效力。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理由和依据,辩护人概括指出,现有证据不足以 的“爆炸物”,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王××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二审法院依法判决上诉人王××无罪,或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辩护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848.html -
了解详情
当中;其四,在法律效果上会对相对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和强制力,如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正是国家机关公文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当然 规则,本案二审法院的做法是正确的,其道理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对国家机关公文等有罪证据进行认证,只要坚持以“程序公正最大化”为出发点,以刑事诉讼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51.html -
了解详情
是被害人不讲卫生和延误治疗的结果,属于介入性后果,为混合责任,这在一审的判决书中就有认定,将它作为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的事实,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三, 进行、非法取得的证据应予排除等。 现代司法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程序问题,以西方刑事诉讼为例,它坚持所谓“毒树之果”的原则,认为凡是有毒的树上结出的果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762.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应当同样得到司法机关的重视。“,2003-05-1800:00:00,679,5,“刑事诉讼再审理由之理性分析”,1,“谭淼韩阳”,“法院裁判一旦生效,就具有 以此为由而申请再审。而如果以法院是否知晓为准,则比较好把握,即以判决书这一可视性依据。究竟如何处理这对矛盾,不妨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德国、法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5.html -
了解详情
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3)一审是合并审理的,二审仍可分开审理。(4)执行问题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以执行的,应当 民事诉讼系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裁判文书,参照《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样式(3)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制作。在制作中应注意:①删去首部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9.html -
了解详情
也时有发生;检察机关认为案件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方面“确有错误”的,可以提起二审抗诉或者再审抗诉,而且这些抗诉基本上都是不利于被告人的,那种旨在追求使 1968,Chapter4.有关帕克理论的中文介绍,读则可参见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第一章以下。[4]笔者在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4.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其他案件虽然适用了“酌情判决”的规定,但依据是什么?卷宗中反映不出,判决书上更是没有反映。既然将此作为判决的一个依据,对于人民法院来说,就应有一定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2版第296至297页;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第143至147页。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刑事抗诉案件的出庭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立法、 没有意见。三、法庭调查第八条审判长或者审判员宣读原审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后,由检察人员宣读刑事抗诉书。宣读刑事抗诉书时应当起立,文号及正文括号内的内容不 ...
//www.110.com/fagui/law_22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