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在民法理论上称为私权利,当事人是否行使、什么时间行使、以什么方式行使自己的私权利,存属个人私事,人民法院无权介入,更不应代替当事人行使相应权利。 ,并没有侵犯其任何权利,但笔者认为民事诉讼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既应包括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也应包括自由处分诉讼权利,虽然权利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实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69.html -
了解详情
签收可以现场留置送达,皆为有效送达。对于当事人恶意逃避送达的行为由立法授权,可采取较为强硬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司法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在送达意义上强化 或其他处分类法律文书(包括拍卖公告等),应当在公告中写清楚裁判的具体内容或处分的具体事项,以及权利义务和注意事项等。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和报纸刊登公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2.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通过取得责任保险。 但是,就“服从”和“同意”而言,合理联系原则的概念化通常是机械的,并且有时是空想的。比如,侵权行为者在从事侵权行为之前通常不会有意识 合理预见。因此,如果当事人甲能在当事人乙之前想到可能来自于既定事件所产生的将来诉讼,那么,前者就会承担责任来确定和遵守相关法律要求。 (4)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31.html -
了解详情
签收可以现场留置送达,皆为有效送达。对于当事人恶意逃避送达的行为由立法授权,可采取较为强硬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司法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在送达意义上强化 或其他处分类法律文书(包括拍卖公告等),应当在公告中写清楚裁判的具体内容或处分的具体事项,以及权利义务和注意事项等。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和报纸刊登公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90.html -
了解详情
交易等,使审判失去公正。?二、调审分离是法院调解改革的方向法院调解是个人处分原则和国家干预原则结合运用的产物,从以往的审判实践看,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消除调解代替审判的现象,落实自愿与合法调解原则,就必须对现行调审不分的民事诉讼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将调解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10.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相反的行为,时时效抗辩权的滥用,应受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限制。基于上述理由,我国《民法通则》第138条也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 时效之进行,对义务人而言便是一种利益,既是一种利益,依据私法自治原则,义务人本当自由处分,即可以享有,也可以抛弃。但是,大陆法系各国均规定,时效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6.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自由、自我负责及自我管理之市民社会价值观,乃要求对个人财产及私权自己处分及管理;反映在民事诉讼法之制度设计上乃采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等原则{ 台]姜世明.辩论主义民事诉讼之基本原则之二[J].月旦法学教室,2004,(23):75. {3}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6.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作为基础。以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为核心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如果缺乏程序保障原则的支撑,将会把当事人置于一个严重不利的地位,是对当事人本位主义精神的悖 与完善的法律经济分析》,第二次全国民事诉讼法学研讨会论文。 [2]关于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的详细阐述,参见骆永家:《辩论主义与处分权主义》,载《既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然而,何谓合法原则?目前,合法原则通常被用作最低程度的界定,亦即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原则。对合法性原则的如此理解,使得调解给无限扩大法官 ,司法责任追究机制则通过惩戒为司法责任心划定底线。我国法院自1998年起就施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应该说我国在司法责任追究方面是有章可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40.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伦理基础、证据意义、基础地位等角度对物权公示原则进行分析和梳理,从整体上展现物权公示原则的深厚制度底蕴和法律技术支撑。 一、物权公示原则的安全 搜寻成本的制度保障措施,或者也可以说物权公示原则免除了交易人对相对人权利人身份不真实的风险(如无权处分情形),从而在事实上将超出公示合理范围(注意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