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行使诉讼法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无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所为撤诉行为应为无效。另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9条第二款规定: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 或者说判决、裁定没有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就可以行使撤诉权。判决宣告并不等于生效。因此,判决宣告对当事人并无拘束力,当事人可通过上诉改变原判决,当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13.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在法定情形下,为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将一定种类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制度。 有关“民事公诉”这一概念,学界称呼不一,有的称“检察机关提起民事 要求开始对无行为能力人进行监护的诉讼等,对于涉及到人的民事权利的重大事件的诉讼,检察官应当参与。该法还赋予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一系列权力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的范围,除了按照《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如作出宣告失踪、宣告死亡、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选民资格的民事 “有错必纠”方针。我国现行有关民事抗诉权的立法是在党的指导方针“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这种指导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它重视保护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19.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在法院对其作出裁判以后,由于判决具有既判力,法院不能随意变更或者撤销对诉讼事件作出的判决,后者与此不同,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与法院裁判不一致的 ,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事件、认定公民限制行为能力事件、认定财产无主事件、宣告失踪事件、宣告死亡事件、夫妻离婚后有关对于未成年子女权利义务的行使或负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过程中犯有与该案件有关的、不利于当事人的违反其职务上义务的罪行。(2)当事人未经合法代理。包括:无诉讼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当事人未经合法代理而直接进行诉讼;诉讼代理人未经特别授权而处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3)原审判没有给予当事人充分陈述或答辩的机会。 三 我国民事诉讼法从实事求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2.html -
了解详情
是通过法院的一并审理能够对两个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确定的判决。照此理解,一切因犯罪行为引起的有关民事权益争议的案件均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但是,由于刑事 等与民事案件差异很大;加上当事人在法律素质、文化知识、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极易使庭审过程变得头绪紊乱、条理不清、重点模糊,甚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和概念开始对我国产生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行为无效的司法解释和批复也大量出现了。这一时期,关于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在立法、司法、法学理论上都遵循 缔结契约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均具有行为能力,有约因,双方并有合意。因此,从构成契约的形式来看,为一完全之契约或约定,只是此种契约在目的、内容或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2.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法院的一并审理能够对两个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确定的判决。照此理解,一切因犯罪行为引起的有关民事权益争议的案件均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但是,由于刑事 等与民事案件差异很大;加上当事人在法律素质、文化知识、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极易使庭审过程变得头绪紊乱、条理不清、重点模糊,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审查范围,则可通过个案审查的方式,对该单位的内部规章作出是否违反法律的审查。法院虽然不能直接撤销或指令该单位废除有关内部规章,但可以通过案件的 设专章规定了几种特别程序,即选民资格案件程序、宣告失踪、死亡案件程序、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程序、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程序。从一定角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32.html -
了解详情
(3)从有效条件看, 由于同作为法律行为,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行为的条件,即行为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但物权行为还 完全有效的,在标的物交付之后,如发现买卖合同不成立或无效、被撤销,因标的物所有权已经转移,出卖人不能依据所有权享受物权保护,而只能要求返还不当得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