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条件、纠纷是否属于法院主管和管辖、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条件,等等。[2]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提出责任解决的是哪一方当事人应当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 行使侦查权;第九等为无线索,据此则不足以采取任何法律行为。 德国立法中亦通过实体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对原则性证明尺度(即一般性证明标准)作出修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7.html -
了解详情
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质证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质证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通过其作用体现出来的。 。当事人主义质证模式与职权主义质证模式的根本分野,就在于审判主体在民事质证程序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在当事人主义质证模式里,质证程序完全在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17.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之利益,而是多数人同时享有的毫无区别的利益,无法纳入以相对性解决为原则的民事诉讼中来。以环境诉讼等扩散性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为例。传统的民事 特定的证券投资者、金融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秩序。此外,现代型诉讼中的当事人尤其是原告的主张,一般都会表现出较强的公益诉求。例如消费者保护纠纷、公害纠纷、社会福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67.html -
了解详情
释明权的含义及性质特征 法官释明权,又称阐明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声明或主张不明确、不适当或不充分时,法官通过启发、询问、提醒等方式, 在对所提事实说明不够时要加以补充,还要表明证据方法。在必要时,审判长应与当事人共同从事实和法律两方面对事实关系和法律关系进行阐明并且发问。在法国的现行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2.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证据,陈述了事实理由,从而减少 了当事人上诉、申诉,缩短诉讼周期,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提高了司法效率。 二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 (一)我国关于法官 从而撤诉或在法庭组织下达成调解从 而息诉。 (2)开庭审理阶段。开庭审理的核心是通过庭审定质证、认证、辩论而认定相关事实、适用法律,为裁 决奠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0.html -
了解详情
的使用基本处于一种缺乏外界监督的状态,检察权不能视而不见。 (6)不依法送达导致当事人权利受损的案件。送达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 版。 [11]当前,国有资产不能保值增值,被非法重组改制,私分、侵吞、流失的现象已触目惊心;公共投资领域,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任意增加预算追加成本已屡见不鲜;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7]如此看来,在法国,检察院参加民事诉讼主要是由法院依法通报的方式,检察院参与到民事诉讼中的身份则是从当事人。而在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官和 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214页。 [3]赵旭东、董少谋:《港澳台民事诉讼法论要》,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4]汤维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69.html -
了解详情
配置缺乏连续性,且弱化趋势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干预原则的不同需求。建国之初,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国家干预是 一致,因此,决定了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基本角色之一,即是担当原告当事人的角色。问题在于检察机关能否担当被告当事人的角色,笔者以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17.html -
了解详情
测谎结论认定疑难案件,但因为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判决后当事人上诉、申诉的现象时有发生。 事实上,测谎手段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运用,至少已有十余年的 年5月17日第5版。 [28] 参见何家弘:《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29] Frye v. Unite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等等。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民事诉讼中的部分普通民事纠纷也因为行政行为的介入而变得繁琐复杂。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将行政行为作为证明其请求的 为合法,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其法律效力。即使有人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也必须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