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1期 【摘要】罚款作为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一,其基本功能是排除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本次修法再次调整民事罚款的规定,但罚款金额大幅增加所伴生 于厚望的罚款,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了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实施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承办法官往往会基于某种考虑,回避使用罚款措施:担心被罚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259.html -
了解详情
能企及的制度生长逻辑。因为,所谓的犯罪与侵权、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界限,充其量不过是制度变迁的结果,而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更不是带有意识形态意味的教条。 上的水平差异从总体上小于一般大众在法庭技巧上的水平差异,因此这一做法还导致了更大程度上的当事人平等。[12](P215 -216) 在笔者看来,贝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 一、证据的形式与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 依据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可以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即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证据的合法性的要求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在上述法律文件中关于当事人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84.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衰落,新型劳工组织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登上舞台,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社会和福利立法,如1895年《奥地利民事诉讼法典》就体现了民事诉讼的教育和社会福利功能, 历史且逻辑地提出程序控制权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重新分配及其动态均衡的问题。卡佩莱蒂曾说,尽管19世纪的个人主义思想在民事诉讼的概念上有所反映,把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6.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衰落,新型劳工组织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登上舞台,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社会和福利立法,如1895年《奥地利民事诉讼法典》就体现了民事诉讼的教育和社会福利功能, 历史且逻辑地提出程序控制权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重新分配及其动态均衡的问题。卡佩莱蒂曾说,尽管19世纪的个人主义思想在民事诉讼的概念上有所反映,把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8.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的呼吁,有学者甚至把它提升到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从整体上提高审判质量的高度。[35] 第一审是民事诉讼的基础与核心,只有认真对待第一审,才能使 对于滥用上诉权的行为,可以处以上诉费应缴纳金额10倍以内的罚款。前引,《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303条。这些处罚措施除了体现民事诉讼的效率价值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i]]这种重关系论、轻行为论的思想,即便在当前的民事诉讼法学界仍然大行其道。 问题是,关系论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分析工具合适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 ,这个程序是由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锁链。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主体的行为,都无法合理解释民事诉讼的整个运作过程。而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3.html -
了解详情
最接近的解值,至少可以消除人们的一些误识,这就是笔者的期待。 二、程序意义上的当事人与实体意义上的当事人 当事人是民事诉讼的绝对主体,西方法谚曰: 原则的基本要求。 辩论原则作为一项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价值,表现在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所谓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并不是像非约束性辩论原则[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0.html -
了解详情
别是律师、陪审员、证人、上控。第五章就中外交涉案件的法律适用作了规定(251-260)。另有颁行条例三条。[32]该法中,关于民事诉讼的条款加起来 词,是希望它能涵盖清朝州县民事诉讼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地方官经常从事劝导当事人和解息讼的工作;(2)虽然大多数当事人慑于官府的威严和责罚而在判决前甘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前述观点,在德国现代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上被全盘继承了下来。可见,德语举证责任中的责任既不是义务,也不是制裁,而是一种负担:如果当事人积极举证就会摆脱 类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民事诉讼法律制裁的程序机制 人们在研究实体制裁问题时可以不关心程序机制问题,因为实体制裁是通过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