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第210条也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提审或按照第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时,对一、二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的处理。以上两个法条具体规定了原审人民法院在违反 在决定之前他必须有行使陈述权和知情权的公正的机会。依据此最低标准,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程序性救济的正当过程的判定与实现应考虑以下因素:(1)人民法院在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75.html -
了解详情
。当然,菲尔德法典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所有这些无疑为第二次改革奠定了基础。在1938年以前,联邦法院在程序法上的适用比较混乱, 不影响判决的终局性,也不停止判决的执行。(三)审前简易化的审理程序美国民事诉讼中的判决有数种,如中间判决(interlocutory judgment)、合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请求存在的理由进行主张以及举证,被告对此进行防御,裁判所以口头辩论为中心,指挥诉讼行为并宣告判决的一系列行为。如期日指定、当事人等提出、当事人辩论、各种证据调查等 诉讼规则与民事诉讼法相应,包含有:总则(日本民诉规则第1条以下),第一审诉讼程序(日本民诉规则第53条以下),控诉审(第二审)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49.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例,被称为“二审中心主义”。但是,另一个方面又要看到,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推动下,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变化的大方向或趋势是 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见,再审程序并非一个独立性的诉讼程序,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要么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6.html -
了解详情
(Mehrheit)之诉。复合之诉又叫做合并之诉,其中主观要素为多数的诉讼,在民事诉讼中,叫诉的主体的合并,或者叫诉的主观合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同时裁判的,那么这种判决就是合并诉讼的全部终局判决;当事人虽然只对单纯的合并之诉的判决的一部分不服,提起上诉,那么在第二审程序中应该扩张上诉的声明,其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9.html -
了解详情
和执行回转而增加工作量。既然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终审判决、裁定的错误的规定,那么,在第二审程序中人民法院于当事人上诉请求之外发现 以此为由限制当事人的处分权,则得出“当事人如不上诉就违法”的荒谬结论。第二,法律没有规定二审应受上诉范围的“绝对”限制.但法律规定二审法院“应当”对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参与机会(如提出事实证据、进行辩论的机会)。在英美法中,程序参与原则被称为“获得法庭审判机会”的原则(opportunitytobeheard),其涵义是,那些利益或 背离了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则成为上诉和再审的理由。对此,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也有体现,比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中规定,第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5.html -
了解详情
的缩短或称实现了提速。三、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机构运行成果的及时巩固与应用现行民事诉讼法第十二章第二节关于“审理前的准备”的规定,实际上 焦点,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加以巩固,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美国的审前会议(PretrialConference)是在法庭审理之前,法官传唤双方当事人(主要是双方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中对法院不予准许的决定申请复议,而且在第二审程序中能够继续申请法院调查取证。2007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时,立法机关还把原审法院应当依申请调查取证 近年来不得不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因此,合理确定当事人的自我责任和法院的职权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作者简介】 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上诉权。[13]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中,民事争议当事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 附带上诉的方式请求变更或废弃一审判决,从而实现当事人双方的攻防平等。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附带上诉制度,有学者强烈建议应当构建我国的附带上诉制度,[1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