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探讨行政法法源的部分也无一例外地并不涉及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讨论。 本文从揭示我国现有行政法学体系中原则部分和法源部分的内容存在着内在紧张入手 :《民法基本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333页。 [21]《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4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对判决书原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75.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探讨行政法法源的部分也无一例外地并不涉及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讨论。 本文从揭示我国现有行政法学体系中原则部分和法源部分的内容存在着内在紧张入手 :《民法基本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333页。 [21]《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4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对判决书原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672.html -
了解详情
公开审判对于当事人及公众理解审判过程和判决理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诉讼资料和判决依据的公开、开庭审理的公开进行以及在判决书中说明理由,都可以大大提高审判的 的基础上形成,当事人实质性参加程序这一正当程序的重要原则尚不能充分落实。又如,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可以依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9.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裁判的效力,警示原审法官,教育广大群众等等。 宫鸣庭长说:《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程序的修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二是将再审 的法官写得漂亮的判决书才能到上诉法院。州上诉法院绝对都是水平相当高的,而且我专门听过一个佛罗里达州的律师和我讲,美国所谓的上诉法院原则上根本就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3.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范围就导向了限缩性解释。这种限缩性解释加剧了检察监督基本原则与其具体规则之间的矛盾,致使检察监督权在民事诉讼领域日趋萎缩,最终导致与司法实践的内在 ,凡实行二审终审制所形成的判决书,应皆属可抗诉范围。这里需稍加展开分析的是关于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能否抗诉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5.html -
了解详情
次数限制的比较 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在第四百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于简易诉讼程序,法院应以一次期日辩论终结为原则。这样的规定在原则上限定了简易程序的开庭 在宣示判决时,将判决主文及其事实、理由之要领,记载于言词辩论笔录,不另作判决书,其效力与判决相同。这种作法,突出了简易程序作为第一审普通程序之简化的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81.html -
了解详情
保留意见地参加诉讼时,法院才有权裁决此案。然而,大多数州的民事诉讼法又规定:只有当事人的一方在本州定居或居住时,管辖权才能确立。上述规定表明:州法院 合法的传唤,但如果被告无条件地出庭则不能获得这个抗辩;判决的作出违反了瑞士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尤其是被告没有机会出庭陈述理由;或者相同当事人间就同一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71.html -
了解详情
140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涉及六十条修订案,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从原先的二百六十八条增加到二百八十四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现对修订内容作以下解读: 一、总则部分: (一)对民事基本原则作了三点重大修订: 1、增加了民事诉讼应遵循诚实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623.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 一、审判监督程序与民事检察监督的定位分析 现行民事诉讼法从两个方面规定了民事检察监督,一是总则中将其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二是分则中规定 的调解书经签收后具有与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同等的法律效力。从理论上讲,调解活动应当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但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4号规定: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49.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应当看到,审判公开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判决书应当写明裁判结果和裁判理由,公众有权查阅发生法律效力 《民诉法司法解释》主要对以下问题作出了新规定:一是增加举证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规定,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二是对逾期举证及其后果作出了分层次、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6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