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构成。此外,通过考察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立法与学说,我们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例如,德国《刑法》第246条明文规定盗窃罪必须具有以使自己或者第三者违法占有的 认定》,载《刑事司法指南》2000年第1期;刘宪权、吴允锋:《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载《法学》2001年第7期。 ②顾晓宁:《简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2.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纯正不作为犯只有5例玩忽职守案,其余9例均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涉及盗窃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徇私枉法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特征。而要了解这些法律特征,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观察到法定不作为犯与其他犯罪之间在形式上的区别。应当说明,这种比较并不是在暗示只有法定不作为才是不作为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5.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纯正不作为犯只有5例玩忽职守案,其余9例均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涉及盗窃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徇私枉法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特征。而要了解这些法律特征,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观察到法定不作为犯与其他犯罪之间在形式上的区别。应当说明,这种比较并不是在暗示只有法定不作为才是不作为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3.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转化为抢劫罪。由此可知,在仅实施了盗窃、抢夺、诈骗行为,未构成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的情形下,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 解释都必须基于文本规范。当然解释并不是想当然,并非简单的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其与类推解释存在本质的区别,当然解释必须接受罪刑法定原则的检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00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理解为包括非法占用,符合刑法的立法精神。普通的诈骗罪、盗窃罪的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就是指非法侵吞他人财产的意图。但合同诈骗罪与 的自相矛盾,不如直接承认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也包括非法占用。 4.在一些案件中,实际上很难区别实施合同欺诈行为的人的主观目的是非法所有还是非法占用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定性问题,司法解释早已明确规定,只构成盗窃罪,其持所窃的银行空白支票用假冒身份等方式骗取财物的行为,不构成单独的诈骗罪。尽管信用卡不同于银行支票,但从盗窃 不同,是否记得遗忘地点等,这是一种量的差别,而且不是质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遗忘物与遗失物是否还有区分的必要就成为一个问题。因此,我主张遗忘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9.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理解为包括非法占用,符合刑法的立法精神。普通的诈骗罪、盗窃罪的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就是指非法侵吞他人财产的意图。但合同诈骗罪与普通 的自相矛盾,不如直接承认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也包括非法占用。 4.在一些案件中,实际上很难区别实施合同欺诈行为的人的主观目的是非法所有还是非法占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7.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的法定刑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997年修订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相应的法定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从刑罚轻重来看,当然是1997年 法律的溯及力问题。例如,刑法第196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的信用卡范围,便涉及非刑事法律的溯及力问题。1996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4.html -
了解详情
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从而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并予以处罚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提出对于信用卡诈骗与盗窃罪的界定,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对象 由于刑法分则对此未作特别规定,故应按照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处理,但伪造金融票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定刑完全相同,不存在轻重之分,故应以其结果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24.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最集中的表现。在侵犯财产罪中,各具体的犯罪类型只是行为主观或行为方式的区别,而犯罪对象上,却都存在着一致性。也就是说,就各类侵犯财产罪而言,其犯罪对象 条规定的抢劫罪在刑法学上被为事后的抢劫罪。即在行为人有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故意与行为后,又具有了典型的抢劫情节,而转化为抢劫罪。从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