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近日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遮蔽容貌、改变声音等保护性措施。 3、被害人陈述 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认定适用前述关于证人证言的有关规定。 4、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对被告人供述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875.html -
了解详情
容貌、改变声音等保护性措施。3、被害人陈述第十七条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认定适用前述关于证人证言的有关规定。4、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第十八条对被告人供 人员作证,并结合其他证据判断立功是否成立。被告人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情形的,应当审查是否已经查证属实;尚未查证的,应当及时查证。被告人累犯的证明材料不全,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56.html -
了解详情
容貌、改变声音等保护性措施。3、被害人陈述第十七条 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认定适用前述关于证人证言的有关规定。4、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第十八条 对被告人供 人员作证,并结合其他证据判断立功是否成立。被告人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情形的,应当审查是否已经查证属实;尚未查证的,应当及时查证。被告人累犯的证明材料不全, ...
//www.110.com/fagui/law_369647.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证人要向法庭表现其有作证的相应能力,转移为强调法庭要具有接受和审查该证人证言的能力。这两个重心的转移,对于保证法庭能够最大可能的获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具体实施刑事诉讼法的规范性文件。但是在证言反复问题上,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没有对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有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48.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证人要向法庭表现其有作证的相应能力,转移为强调法庭要具有接受和审查该证人证言的能力。这两个重心的转移,对于保证法庭能够最大可能的获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具体实施刑事诉讼法的规范性文件。但是在证言反复问题上,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没有对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有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55.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两个规定都分别对证人证言的审查以及证人出庭作证等方面有了更为详尽的规定,但是仅局限适用于证人 透明度,维护司法公正,可谓中国法制史上一大进步。但是,仍然应当指出,人民警察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人民警察出庭作证的情形限于作证执行职务中目击罪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009.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人为的消除疑点,应当通过进一步调查取证去解决矛盾。 (二)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证人证言是有思维能力的人对于保留在其意识中的关于案件情况的追述 。 4.现场勘查人员的责任心、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如何。 5.对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还应联系本案的其它证据综合考察,对比分析。 (五)鉴定结论是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439.html -
了解详情
辩驳、质询的方式进行质证,或者法官以询问的方式进行审查的诉讼活动,即为证人出庭作证程序。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之一,在 程序法作出上述这些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一方面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迫切需要,使证人出庭作证、质证等诉讼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却因相关规定的粗略、不配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2.html -
了解详情
,还由提供人署名;个人在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三)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办案人员所做的有关案件全部 、报复、惧怕及金钱和利益诱惑等,被害人陈述同样属于主观性、可变性证据,必须认真审查判断。主要是: 1、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平时关系。一般而言,素不相识或关系正常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88.html -
了解详情
证言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证人证言的内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二是证人证言为正确审查判断其他证据提供有力手段。【11但长期以来 同一般自然人一样的作证资格,这在各国证据法中应当说是独有的。在其他国家,证人必须是能够独立地借助其感觉器官对案件事实进行感知的自然人,而单位作为法人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