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定单位受贿罪,就不是受贿罪的共犯,而且从实践情况来看,这种情形至今尚无案例出现。 (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来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 [18]朱铁军:《介绍贿赂罪与行贿、受贿共犯界限之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1期。 [19]孙国祥:《贪污贿赂犯罪疑难问题学历与判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货物走私入境。(9)这种状况已不是个别的,近来出现了多起性贿赂的案例,如湖北某地一名曾有过“三陪”从业经历的女子,因后来为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提供性 廉洁性说的理由。其实,植松本所说的廉洁性实际上就是指纯洁性,其基本观点要求受贿行为侵害或者威胁了职务行为的公正性。两者是有区别的。采取纯洁性说,会与职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2.html -
了解详情
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的解读,可谓是极端而荒谬。笔者在司法实践中曾经遇到这样的案例,被告人已经将公款转移,只是因为案发而被及时追回。有律师便提出一个挪而未用 :受贿行贿应同罪同罚 分析:有学者提出,反腐败要消除贿赂犯罪立法中的不平等规定,坚持行贿受贿同罪同罚,并认为,在我国有关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中,存在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8.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问题出现肯定与否定的论争。 否定说认为,《补充规定》对内外勾结,伙同贪污、受贿的情形都作了规定,但1997年刑法典却只规定了内外勾结的贪污罪共犯, 司法实践服务的,并且司法实践是检验刑法理论的标准。实践中确实存在片面共犯的案例。如果否认存在片面共犯,就失去了追究帮助犯的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笔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0.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量刑的几个案例 仔细核对我院从刑法修订以后至今每年的刑事案件登记簿,发现一个人口只有60余万的县级区域,竟然审判了盗窃、贪污、受贿、诈骗、挪用 判有期徒刑3年,破坏价值与宣判刑期的差距畸形。 二、从以上实践中得出的分析意见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制定某些犯罪数额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52.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量刑的几个案例 仔细核对我院从刑法修订以后至今每年的刑事案件登记簿,发现一个人口只有60余万的县级区域,竟然审判了盗窃、贪污、受贿、诈骗、挪用 判有期徒刑3年,破坏价值与宣判刑期的差距畸形。 二、从以上实践中得出的分析意见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制定某些犯罪数额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4.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将30万元用于公务开支的辩解,因举证不足没有被采信。但是在另外一些案例中,被告人确实提出相应证据的情况下,对其行为应如何认定,如果认可被告将赃款 私。试想一个人想尽方法,采用隐蔽、见不得人的手段,冒着犯罪坐牢的风险去贪污、受贿,其当时的主观心理难道会是为了日后用于公务开支?行为目的和动机是两回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21.html -
了解详情
行贿受贿的实质。 第二,从国家工作人员为行贿人谋取利益的态度前后变化分析,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前对行贿人的要求、态度是冷淡的,既不拒绝也不承诺,而 情况,办案中应当允许当事人作出合理的解释。 [③]于健皓主编:《多发疑难职务犯罪案例教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参考文献: 1、何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54.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重点就集中体现在贿赂犯罪的司法解释上。 二、贿赂犯罪司法解释功能分析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成文法的规范性与抽象性特征,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 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最高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1999年两高《关于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217.html -
了解详情
公众和司法实务界无法接受沉默权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从贪污贿赂犯罪的特征出发,分析沉默权对查处贪污贿赂犯罪的利弊,提出在我国对沉默权应然的态度和 的威胁、欺骗、引诱所取得的言词应当排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院以案例解释的方式,规定哪些允许,哪些不允许。[2] 3.坚持坦白从宽,抛弃抗拒从严。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