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收受被拆迁人的贿赂为被拆迁人骗取补偿安置款,可以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但是,实践中也偶有市县镇政府为了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甚至个别国家机关工作 工作人员既有渎职行为又有受贿行为的,也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定罪。 (四)价格评估机构和拆迁公司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不具备贪污渎职犯罪的主体资格 房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03.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这一犯罪主体中也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由于第163 条、第164 条中的其他单位是指被告人所在的单位, 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 年3 月4 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中曾界定为是指谋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46.html -
了解详情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之界定 根据《修正案(七)》第十三条的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只限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人:一是国家工作人员 。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四种人员:1.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90.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陈喜民犯受贿罪,本院不予支持。被告人陈喜民因 掌握的其受贿的犯罪事实,系自首,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陈喜民的辩护人关于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陈喜民犯受贿罪定性不准,其行为应定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罪的 ...
//www.110.com/panli/panli_8821702.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 人员)利用其职务便利犯本章规定之职务犯罪的,以共犯论处。非国家工作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章规定之职务犯罪,可以从轻处罚。为了进一步对该问题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3.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 人员)利用其职务便利犯本章规定之职务犯罪的,以共犯论处。非国家工作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章规定之职务犯罪,可以从轻处罚。为了进一步对该问题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4.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规制。 1.进一步拓宽法律关于受贿主体的范围。原来我国刑法曾经存在一个问题,受贿罪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致使国有事业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非国有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如医院控制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权的主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86.html -
了解详情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 现象也时有发生。但根据我国修订前的刑法有关受贿罪的规定,受贿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单独构成本罪。因此,在过去的司法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16.html -
了解详情
以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来定性 处罚。因而如果主犯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认定 为职务侵占罪,内外部人员均按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主犯是公 司、企业 犯罪中,无身份者可能根本不构成犯罪,如非国家 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场合,根据该说,对非国家工 作人员就不可能定罪处罚,这是极不合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739.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范围,在现行法律下,无论国家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工作人员都可能构成商业受贿的主体。(2)商业贿赂的客体:商业贿赂行为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和 自愿而进行的行为。(4)商业贿赂的客观方面:对于受贿人而言,表现为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三、商业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8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