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件 16件 2件 0 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级别管辖,审理的是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刑事案件,应该说都是罪行比较严重,对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的伤害也更为严重 应让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来承担。反观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制度的设计,民事赔偿责任完全由刑事被告人(部分案件由附带民事被告人)承担,执行不能的不利后果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19.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的缺失。因此,现在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价值 精神损害系指自然人的一种意识机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人权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的认可。精神损害赔偿的纳入是满足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人权保护的需要, 也是实现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4.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司法公正。如将二者割裂开来,孤立量刑和孤立赔偿,就会破坏刑事附带民事这一有机整体,破坏量刑与赔偿之间存在在的必然联系,从而损害司法公正。这是因为 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是衡量其社会危害程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被告人赔偿了被害人经济损失,应视为减轻弥补了犯罪后果,属悔罪表现,法院在量刑时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6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简化审和简易程序审,同时,也是庭审方式改革发展的方向。 4、必须抓好民事赔偿方面的调解。针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特点,这类案件多数是由民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全国人大1997年10月1日 3、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全国人大 1997年7月1日 4、刘家琛 《刑法(分则)及配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5.html -
了解详情
该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 人民法院尽快出台新的司法解释和补充规定,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化、法律化。要确立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和精神痛苦程度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94.html -
了解详情
使被害人难以得到公正的赔偿。 再次,有利于克服以罚代刑现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愿意赔偿与否、赔偿数额多少成为法官对其量刑予以考虑的一个重要情节。如果被告人或其亲属能在法官刑事判决作出之前筹集到足够的赔偿金,则往往被视为有悔罪表现,甚至可能适用缓刑。这种做法使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原告人陈学珍、张铮、张爽、刘珍玉41636.25元,连带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赵国显、刘志华、田秋燕、赵子期64840. 的损失110000元后,对陈学珍、张铮、张爽、刘珍玉的赔偿具体数目为48240.17元〔(286880.63元-110000元)×3/10×10/11=48240.17元〕 ...
//www.110.com/panli/panli_292092.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问题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精神损害赔偿作为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1年2月26 行为法》(第二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吴燕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适用精神损害赔偿》,2001年3月13日《人民法院报》。 [6]参见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05.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我国公民权益的拓展。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从调整民事关系的实际出发,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精神损害及其救济制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某一事项所作的原则规定和具体要求,应该是协调统一的,然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限制精神赔偿损坏了我国法律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造成法律冲突。我国《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8.html -
了解详情
如一起故意伤害案,一审被告人被某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判决书生效后,另行提起的民事诉讼,可能由被告人所在地基层法院、原中级法院、犯罪发生地基层法院等多个 ,被害人对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完全依据民事诉讼法提起民事诉讼,而不再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请求赔偿。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四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