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对当事人启动再审程序的法理分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 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些情形是:(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09.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治社会之定分止争,首以证据为正义之基础,既需寻求事实,又需顾及法律上其他政策。认定事实,每为适用法律之前提。因而产生各种证据法则,遂为认事用法 保障机制是当下严峻的问题。笔者从以下两点作分析:第一,建立案外人违反证据义务的处罚机制。现行民事诉讼法已经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采用的强制措施,但在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834.html -
了解详情
1982年3月8日通过实施的《民事诉讼法》(试行)。该法第149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全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不受上诉范围 诉讼。 此外,尚需就最高法院的一个类似的司法解释做出简要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5条规定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3.html -
了解详情
言词证据往往多于实物证据的贪污受贿类犯罪中尤为明显。究其原因,除原判据以认定事实的言词证据确实存在问题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 ,主观因素均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例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9条的规定,因申请再审人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6.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素之一。 二、反诉制度适用遇阻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反诉立法的制度性缺位所致。尽管反诉是民事诉讼的项重要制度,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项诉讼制度 案件交叉重叠的基础事实在两个判决中的认定相互矛盾,或者对彼此排斥的两个诉讼请求的两个判决结果相互矛盾,那么,其必有一个判决会被视为是错误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92.html -
了解详情
越有利于裁决结果的公正,程序越远离公正,越难保证裁决结果的公正。其次分析了我国民事再审启动主体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以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再审裁定书不再出现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的表述,要表述为申请再审人的申请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43.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从认定证据的角度来说,它是证据的采信标准;从认定事实的角度说,它是案件的证明标准。例如,目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证据的采信标准是证据 、刘艳:《法官认证方式实务考察与分析》,《证据学论坛》第4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482页。 [15]中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08.html -
了解详情
而自认制度就是要排斥法院对当事人自认事实的认定权,在裁判时只能以该自认的事实为依据,而别无选择。我国民事诉讼法由于并未完全确立有约束力的辩论原则, 。本文一开头就指出我国对当事人主张的承认没有作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现在分析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种承认没有实际效力,而失去了研究的实用性。 自认制度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2.html -
了解详情
后又申请撤诉,二审裁定准予撤诉,双方按原裁判执行,但检察院却以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归责不当不由提起抗诉,则明显干预了当事人的诉权。而且有时 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5] 【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从认定证据的角度来说,它是证据的采信标准;从认定事实的角度说,它是案件的证明标准。例如,目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证据的采信标准是证据 、刘艳:《法官认证方式实务考察与分析》,《证据学论坛》第4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71482页。 [15]中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