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从诉讼法理的角度上来说,所谓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据此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并无约束力,调解书在送达给当事人签收前,当事人任何一方无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违背了诉讼权益原则,造成法院资源的浪费,使得恶意拖延诉讼的当事人有机可乘。 (四)再审调解无具体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 一章。],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在内的其他民事争议案件在各种审理程序中都可以调解方式解决。由于无效民事行为中包括违反法律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及不当损害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1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 《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因此在事实未查清楚的情况 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当事人在调解协议达成后,对民事调解书以不同意为由拒绝签收,推翻自己的意志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89.html -
了解详情
心理;对于加害人,通过真诚悔罪,减少再犯可能性,取得最佳的社会防卫效果。 附带民事诉讼调解是司法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法律和司法政策的良性互动, 款发送给被害人亲属,不能一审调解达成协议便即可让被害方领走,以防给其违背诚信原则、撕毁协议留下机会,也避免人民法院造成被动。 第三,注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
之前,由立案法官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化解纠纷的诉讼活动。它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实务中的积极探索,是法院快速化解民事纠纷的新机制。由于立法的缺失 案件审理期限情形的发生,自觉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实现案结事了。 5、探索多种方式的调解机制。人民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选择办案法官之外的有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99.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原则,行政机关依照自愿合法原则对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做出变更,在发生纠纷时进行调解也是合理合法,人民法院也应尊重他们的选择。对因行政合同引起争议 地采用。但是,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就使得司法审查具体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陷入困境,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77.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此外,对于人民 都做出了职责分配,并且对于人民政府和基层法院都予以明确指示,各司其职,对人民调解工作大力支持。 《人民调解法》第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47.html -
了解详情
在认定判决法院管辖权恰当性方面,仍需要有一定限制,而这一般要以就近原则为依据。 在莫瑞诉加拿大波尔有限公司案中[9](Moran v.Pyle National< 的请示所作的个案批复式司法解释。该批复对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民事调解协议作了如下规定:台湾地区有关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是在法院主持下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40.html -
了解详情
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协议。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应当是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 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为合法。这就是说,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并不是以严格适用实体法的规定为要件,这一点与判决内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860.html -
了解详情
方案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协议。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应当是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 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为合法。这就是说,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并不是以严格适用实体法的规定为要件,这一点与判决内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2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