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的胜败,也需要得到公众的认同。所以,推定是民事诉讼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必须得到规制的问题。推定关乎实体,但首先是程序问题。 在具体的司法 诉讼法》,白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23]毕玉谦:《举证责任体系之构建》,《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4]参见[德]汉斯普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6.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应与注意义务相分离。在廖原等诉成都市房管局案中,判决指出尽管被上诉人市房管局在行政程序中对其作出的房屋转移登记行为已尽到了行政规章所要求的审查义务 的某些特殊情形,例如在我国诉讼制度中,由于举证规则的不同而可能造成行政诉讼与赔偿诉讼在诉讼结果上的矛盾。参见韩思阳:《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之难以逾越的障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0.html -
了解详情
(认诺判决)。(4)在职权探知主义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并不承担行为主张责任和行为证明责任(详见下文)。 解决私权纠纷的民事诉讼采用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即 时,当事人享有证言豁免权。为实现真实,许多国家(比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1款)还确立了当事人真实陈述的义务。法院决定询问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749.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性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受到了实质侵害,才有资格提起诉讼。目前我国的环境诉讼中,无论是环境民事诉讼还是环境行政诉讼,都是坚持这一理论及做法。比如,我国 诉讼的主体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等问题,因而在实务中也无法根据这一条提起诉讼。[1] 直接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要求无疑能够预防诉权滥用问题,节约有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67.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作为我国民事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利于申请执行人权利的实现,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减少执行对抗,减小执行成本,确保执行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互统一,符合诉讼经济 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审查、重新裁决的一种制度。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只对执行程序中的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有执行复议的规定,对当事人及案外人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3.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诉讼请求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述,对其有利的事实不知主张,特别在举证问题上,缺乏风险意识,而我国民事诉讼又未实行强制律师代理,这种情况下,法官适时行使 因此释明权又被称为发问权。发问和晓谕本身就肯定了法官与当事人相比在诉讼中的优势地位。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的讨论方式拉近了法官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当事人公告的时间为60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还要指定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计算起来公告送达需90日以上。 。若原告送达不到,就须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的不利的法律后果。同时,美国民事送达程序中,还有一个适龄适智的原则,即为被送达人暂时不在住所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1.html -
了解详情
来的是在发生劳动争议后,提起诉讼的同时,面临收集证据的困难。为了保障市场竞争中的弱者,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上述争议的举证责任倒置于用人单位一方是应该肯定和 现行劳动争议解决过程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现行体制,劳动仲裁的时限一般是60天,民事诉讼的时限一审6个月,二审三个月,在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603.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在审前会议和法庭上试行和解,日本法官在辩论准备程序中的和解意见以及德国法官在诉讼任何阶段的和解行为之所以未被视为强制调解或很少受到违反处分原则的 以主线而展开。当事人主义强调民事诉讼以当事人双方积极的诉讼活动为核心而展开,依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举证而进行。[9]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被立法者定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1.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作进一步分类,也未设置可适用于整个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其美中不足之处。在民事诉讼中,需要分配举证责任的,显然不止是合同案件,合同属于法律 的作用,但它也将一些并未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侵权诉讼也规定了进去。证明责任倒置源于德国的学说和司法实务,一般是以证明责任的法律要件分类说为前提和基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