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在于在价值层面决定着我们是否在追求一种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而刑法对犯罪现象作出回应,必须有足够的犯罪事实认知作为基础,但是仅有 决策错误也难以有效监督。对于这种政策制定模式的消极影响,现在举出两例加以证明:一是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92.html -
了解详情
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在于在价值层面决定着我们是否在追求一种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而刑法对犯罪现象作出回应,必须有足够的犯罪事实认知作为基础,但是仅有 决策错误也难以有效监督。对于这种政策制定模式的消极影响,现在举出两例加以证明:一是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91.html -
了解详情
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在于在价值层面决定着我们是否在追求一种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而刑法对犯罪现象作出回应,必须有足够的犯罪事实认知作为基础,但是仅有 决策错误也难以有效监督。对于这种政策制定模式的消极影响,现在举出两例加以证明:一是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其三,完善假释条件和程序,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其四,继续试点探索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回应《修八》的相关规定。其五,深入推进量刑纳入庭审程序改革 与罪犯再社会化的目标是相悖的,为了协调冲突,预防犯罪即使监禁刑也应当有一个促使罪犯社会化的过程。实践证明,短期监禁犯的再犯率远高于长期监禁犯[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2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其三,完善假释条件和程序,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其四,继续试点探索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回应《修八》的相关规定。其五,深入推进量刑纳入庭审程序改革 与罪犯再社会化的目标是相悖的,为了协调冲突,预防犯罪即使监禁刑也应当有一个促使罪犯社会化的过程。实践证明,短期监禁犯的再犯率远高于长期监禁犯[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17.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不同,大致划分为定罪证据与量刑证据。 定罪证据是指能够证明对于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的确认与评判的根据。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将定罪 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家庭状况、成长环境、职业情况、收入状况、心理健康情况、前科劣迹、人身危险情况以及回归社会的可能性等。 (三)规则的差别 证据规则是指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89.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权、质证权及被告人的辩护权等问题。现今,法院庭外职权调查的证据往往关系到被告人是否有罪、如何量刑等重大问题。如佘祥林、赵作海等一系列冤错案件的 进行了强制规定,第110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5.html -
了解详情
古人将疑案诉诸于神明,希望从神明那里得到指示。如12世纪英格兰规定:唯有当未证明的事实无法以其他方式探知时,方可采用热铁神判。[1]在1215年第四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为。在这种情形下,需要由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推理,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现代社会中,司法推理的基础即是疑罪从无原则。我国也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66.html -
了解详情
庭前社会调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释制度中。在保释之前,调查员通过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前科,居住状况,家庭及个人交往方面,教育、工作及培训状况,健康状况,对保释 适用于以下三个阶段: 1.审查逮捕阶段的适用 我国刑诉法第60条对是否有逮捕的必要作了如下阐述: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415.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犯罪的因素:动机,方法,和结果 4)犯罪后情形 实践中,后面几个因素比如是否有悔意、是否努力赔偿犯罪造成的伤害等应该在量刑时作为情节考虑。 18岁的未成年人一律监禁15年。 (二)有关死刑的证据问题 1.对于量刑元素的证明标准 在韩国,死刑案件只是被认为情节严重,但仍然适用一般刑事规则。但是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