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院之间关于事实发现、程序促进等方面的权限实行恰当的分配,使程序权利朝着当事人支配的方向发展。(注释1:当代民事诉讼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在对立当事人 大学教授。 【注释】 [1]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对梁治平法律文化论的批判[J].政法论坛,2005,(4). [2]肖建华.审判权缺位和失范之检讨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8.html -
了解详情
,使其更具有中国特色,更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推动实现依法治国方面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调解这一理论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追求和谐与调争息诉是中国传统哲学观 发挥其调解功能,就应当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民事诉讼的正当性与效率性的辨证关系,处理好调解与判决的冲突。从调解制度本身来看,当事人的合意是最本质的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57.html -
了解详情
全部或一部①。在英美法系国家,同样如此,如《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尽管也规定了败诉方支付诉讼费用且诉讼费用可以标准或补偿作为评定基础,但是,不管在哪种 按当事人在案件中各自责任大小,决定双方分担诉讼费用的比例;共同诉讼的当事人败诉、应由人民法院按照他们的人数和他们各自对诉讼标的利害关系,决定他们各自负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8.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追求客观真理,而诉讼证明的目的,从民事诉讼的本质看是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各方的诉讼目的相反。在诉讼证明中,诉讼各方力图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的,应从立法上予以解决。 但是,二审并非完全不能对一审适用优势证据标准认定的事实做出改判,应严限制在以下几种情况: 1、一审适用优势证据标准的逻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1.html -
了解详情
。 二、我国和解制度之构建 1、概述 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是指民事诉讼程序中,在法官的主持或核准下,由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互相让步,在法律允许范围 。例如侵权人向受害人许诺不再重复侵权,受害人撤诉后,如果出现重复侵权,除了重复诉讼外,不能获得法律救济;又如丈夫向妻子保证今后不再赌博,否则听任妻子离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398.html -
了解详情
、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等借口,对法院施加影响,要求法院依照其意志为本地当事人服务。而法院迫于压力,往往在管辖权上大做文章。对只有被告法院才有管辖权的 巡回上诉法院。与上述措施相比,民事诉讼地域管辖的选择管辖制度更具有优越性。第一,同样能够为跨区诉讼的当事人提供一个不偏不倚的管辖法院。第二,无须设立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51.html -
了解详情
的。 第一、行使释明权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明确,证据确实充分。现阶段许多当事人文化 内是义务,在该程序以上便成为权限,再过一定限度时则为违法 .必须注意的是,在一些具体案件中如何恰当地把握这个度,才不致于违反处分原则和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7.html -
了解详情
保持对抗关系或继续争议的相互作用,更为根本的层次上却应该说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或市场活动主体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价值在民事诉讼上的体现或投影。 另一方面, 的促进作用呢?显然,问题还有另外一面。必须承认,即使是在这种特定类型的纠纷解决之中,对抗和判定仍然存在可能限制、妨碍乃至牺牲实体上正确性、妥当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14.html -
了解详情
上,提出我国审级制度改革的思路。 一、民事诉讼审级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监督法官的审判活动是审级制度的 法院按行政区域设置,实行块块领导,司法管辖区域从属于行政管辖区域,地方各级法院的组织关系、人事管理、办案经费、物质装备等方面,均由地方负责,因而地方保护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8.html -
了解详情
突然袭击、一审不举二审举等诸多弊端,妨害双方当事人公平对抗,破坏二审终审制度,直接损害了民事诉讼的公正和效率价值。 一 举证责任与举证时效 举证责任是指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举证期限可由法院指定。此外,鉴于直接言词原则的精神,证人应出庭作证,也就是说证人证言在庭审中提出,因而不受上述时效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