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的责任由控诉方承担,但是对于程序性事实的证明,与民事诉讼一样,也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如果辩护方主张一项或多项程序性主张,则应当承担证明责任。 常见 进行反驳,否者他一定会败诉,这被称为证明责任的法定转移。(3)法定的证明责任分配发生了转移,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就会发生转移[7](P.44-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
与衔接等具体内容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 [3] 本文拟从回应这一批评的角度,对第一审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和价值以及如何确保实现这些功能和价值做出具体的 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其《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做出了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但是,并没有排除当事人在第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制度意义又具有政治意义[6]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在民事诉讼中,强调裁判中立、严格回避制度、贯彻公开审判、强化庭审功能、落实举证责任、加大执行力度近年来,全国 .275.如同阴阳互补、雌雄交合而生育后代,民事诉讼中的程序与实体,前者显性存在,后者隐性潜伏,实乃诉论之一体两面,难分主次彼此。近年来,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0.html -
了解详情
下,才可以受到实体性制裁[6]。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违法根本就不可能构成犯罪、民事侵权或者行政违法。实践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一般的民事诉讼 上设计。因此,我们可以从程序性申请、程序的裁判者、对立面的设置、正当过程、证据与举证责任、程序性裁决、程序性裁决的再救济这七个方面[18]出发,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0.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的案件事实只能是法律真实。四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法律对举证责任加以规范,当事人举证责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案件事实再现时是否接近或符合案件 实现公平与正义。高度盖然性标准可以充分调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积极能动性,同时亦能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其四,有利于法官掌握和实际操作。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26.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制裁,不应认为是不公或不为人民服务。第三,从效率意义上讲,通过举证时效制度的设立,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一定程度上缩小法院查证工作范围,国家的投入减少,同时 4)孙卫国:《试析举证时效制度的完善》,载《河北法学》2000年第4期,第73页。 [参考文献] (1)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更加细化。日本民事诉讼规则还规定,对于与下列事项无关的盘问,审判长可以根据申请或依职权对质问加以限制。这些事项是:1 在主询问时,应当举证的事项;2 在 中也规定了辨论原则,并将辩论原则作为一项民事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认识中,具有十分显赫和重要的地位。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是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3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理论的方法,以期对现实中的一些做法提出改进。 一、民事抗诉的概念及民事抗诉监督的范围 (一)民事抗诉的概念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 脱离民事诉讼法理和检察机关进行民事诉讼监督的对象和目的。作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一大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在民诉法第64条对此进行了明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及性质 释明权,又称法官释明权、阐明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声明、陈述或举证存在不明确、不充分、不适当等情形时,法官通过向当事人进行适当的发问 利于对该制度的创建、实施和保护。此外,释明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涉及概念、性质、原则、行使方式,责任后果等内容,寥寥几条笼统而模糊的司法解释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44.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 基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均对证据的种类、举证责任、证据取得、 是客观真实,即通过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应当与发生在过去的事实相一致。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作为哲学基础的,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