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的亲属参与另一人身损害案件的执行,他们参与执行后,对执行的困难和执行法官的工作态度很受感动,当即表示不上访、不做出过激行为,要配合法院工作。 2 杀人案对法院判决不服,向省高院上访,经省高院立案复查并与我院联系、调取有关材料后,决定不予再审,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再审,使该当事人息访了。 对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66.html -
了解详情
英诉覃军勇名誉侵权纠纷案——短信息侵犯名誉权案” ,在这个案件中原告同样是利用了一条短信作为名誉侵权的证据被法院采信,从而赢得诉讼的胜利。总而言之,短信不论 条规定了数据电文文件的保存要求:(1)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2)数据电文的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2.html -
了解详情
件,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两类案件统计上总数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2001年审结的案件基本上没有归档,只得从书记员手上直接调取了经济案件的三个卷宗和民事案件 程序运作方式。关于在庭前准备阶段的程序运作,我们的调研还涉及了最高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中就指定举证时限等方面做出的规定在中院的诉讼实务是否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6.html -
了解详情
不符合受理条件,让当事人就此打道回府;另一种做法是审查诉状后,针对当事人诉状或口头陈述的案件事实、诉讼请求,指点当事人应提供哪些证据,在什么时间内完成取证, ,法院认为有必要进行查证的。(三)法院依职权收集、调取、核实证据与当事人举证的关系。1、法院调查取证与当事人举证性质、目的不同。当事人举证是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而言,诉讼的目的是公正及时地解决民事争议,这决定了法院只能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裁判的依据。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只能 当事人的申请、二审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在一审举证期限内无法提交的证据,从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出发,应视为二审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的证据和陈述意见;4了解案情的人应如何提供证言;5持有证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何对待司法机关调取证据的要求。要改革证据制度,首先,是改变、完善证据制度中 ,对事实作评断;而另一种与职权主义相联系的观点认为,审判上的公正不应停留在形式上的中立,而是积极查清事实真相,才有可能依法对案件作实体上的公正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24.html -
了解详情
出民事审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的法官,本文从离婚案件特点、农村妇女在离婚案件中的表现等方面入手,探讨在离婚案件中保护农 。农村妇女对男方财产不清楚,对于其不能提供的证据,只要其提供证据线索,即认为已举证,具体证据由法院依职权调取,然后再由双方进行质证,根据质证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80.html -
了解详情
再纠缠这个问题了。”1999年2月5日,一审法院以犯“故意杀人罪”作出对我的死刑判决。……②在这一案件的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当庭向法庭展示了身上的 ,公诉人为证明刑讯逼供行为之不存在,会出具一些证据材料。这些证据材料中很可能包括公诉人向侦查人员调取的“情况说明”。该“情况说明”往往是侦查机关出具的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61.html -
了解详情
它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对案件的各种处理决定和诉讼的最终结果。这一点对于仲裁来说也不例外。客观真实与证据规则的工具价值陈文的另一主要观点是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真实性的情况,即符合真实的事实。这一客观真实原则,就使法院不受任何形式证据或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范围的限制。法院有权调取新的、它认为必须的证据。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在诉讼中使用,相当于在诉讼活动中确认了违法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仅因为是非法证据而予以排除。主要理由:法庭审判的功能是发现事实真相, 做好充分的准备。 3.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几个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的问题,如人民检察院向看守所调取有关羁押记录的程序,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是否有权申请调取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8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