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被告对平等民事主体之间民事争议 人实施某种行为,第三方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二者为此发生争议,可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一并解决。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6.html -
了解详情
5] (一)合法性审查形态下的审查标准 对于非诉执行中的合法性审查标准,《行政诉讼法》和《若干解释》已作出了较多原则 性的规定,笔者仅就 行政行为都要进行合理性审查,只有被执行人在人民法院审查期间内 ,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理性提出异议,人民法院才审查。被执行人在法院审查 期间内未对合理性提出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6.html -
了解详情
体制和依政策治国观念的束缚,行政诉讼制度没有得到重视。这种历史背景使得我国在行政诉讼法制度时,法院审判经验不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备,因而对行政诉讼的受 受案范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⑨ 首先,将抽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76.html -
了解详情
中规定检察机关对法院的判决有权进行监督,提出抗诉。 1990年制定《行政诉讼法》时,在总则中规定了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监督权的原则,而且 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检察监督制度的理论依据。192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检察长认为对保护国家或者劳动人民的利益有必要的时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50.html -
了解详情
极大的灵活性,是处理重大、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如何在保护权利和保障行政灵活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是日本法院必须予以解决的困境。日本法院是通过审查行政 解决的重要问题。考虑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行政法还不完备,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还不够健全,行政诉讼法规定民可以告官,有观念更新问题,有不习惯、不适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86.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问题进行了专题座谈,与会人员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立法法、行政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形成了共识,之后最高人民法院 各工作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和审批工作;规定市(地)级以下国家行政机关录用考试的组织办法;承办国务院人事部门委托的有关考试工作。 [5]人事部《关于 ...
//bbs.110.com/thread-11468-1-1.html -
了解详情
于民事诉讼,两种诉讼在制度设计上,存有不少共通之处,且民事诉讼法仍是行政诉讼法不足时的参照。 3、证据规则的要求 在民事诉讼中,具体行政 的权力,也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人民法院应当遵循证据规则,对作为证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14.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犯罪分子,而是借刑事侦察之名滥用职权,可不认定为刑事侦查行为,而视为行政职权的滥用。当事人不服该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 三、 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二、当事人应当提供而无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加上《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关于人民法院提交鉴定的规定,共有三种情形;除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2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行为氛围可诉性与不可诉性两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公民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当前行政审判理论和实践中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安机关的治安裁决行为是复议前置的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6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保障人民权利和社会秩序。要达到法律的目的,必须做到违法行为人所受到的行政处罚与其过错大小相一致,所有的违法者不论地位高低,只要违法情节相同的,一般都应 了,但是判决变更的量如何把握,能否由轻变重,对此法无明文规定,但从行政诉讼法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不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