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禁止义务、有选择地加重生刑则优化了我国刑罚结构,但其所体现的偏爱缓刑而不重视假释的立法倾向、引治安行政处罚措施入刑法以及限制法定量刑情节减轻处罚 比较探析》,载《法学》2011年第10期。 (32)参见阴建峰:《论故意杀人罪死刑的立法改革》,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83.html -
了解详情
趋重效应的作用,实际判处的刑罚普遍加重,顶格判处的做法盛行,一定时间内缓刑及非监禁刑的弃用,都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严打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社会 :(26)组织卖淫罪;(27)强迫卖淫罪。在上述死刑罪名中,保留以下死刑罪名:(1)故意杀人罪;(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公共安全犯罪中,包括放火、决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4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是一个整体,除民事方面的经济赔偿外,还有刑事责任。如果故意把人撞死则涉嫌故意杀人罪。有法律界人士将“撞伤不如撞死”现象称之为制度杀人,认为其中存在交通事故 追碾恶性案件当成交通事故处理,使肇事者逃脱法网。而起诉至法院的交通肇事案,大多被判处缓刑或处罚金,处实体刑的很少,于是不断有人铤而走险。”...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487.html -
了解详情
。本院认为,被告人高龙祥为剥夺他人生命,采取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手段,其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的犯罪特征,巴东县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高龙祥犯放火罪的罪名属定性不当, 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高龙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 ...
//www.110.com/panli/panli_274468.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106人被宣告缓刑,占有期徒刑的18.9%),宣告无罪的4人,作其他处理的6人。这充分说明,死刑对抑止故意杀人罪并没有明显作用。 ,2008年为14811起,2009年为14677起,2010年为13410起。显然,故意杀人案件虽然在2000年以前处于上升趋势,但在2000年以后逐年下降。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55.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犯罪行为发生在何时并无关注意义。如较1979年刑法而言,1997年刑法关于缓刑的撤销条件增加了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 危害其生命健康的结果而仍然为之,在排除了犯罪阻却事由之后,理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就这一情形而言,刑法的修正并未改变基本规定的内容,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6.html -
了解详情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法条解析】本条修改了无期徒刑宣判缓刑的条件。修正案将无被判处无期徒刑犯罪分子的实际执行期的下限提高到13年。 、强迫等违背其意愿,摘取、出卖、捐献人体器官的行为都将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没有直接实施摘取、买卖器官行为,但组织他人实施此类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122.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二百三十二条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 死刑的,实际操作中,被告人认罪、悔罪表现好的话,甚至可以不判处实刑,判个缓刑。这样的惩罚力度明显偏软。轰动全国的余林详一案的主要办案警察潘余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3.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犯罪行为发生在何时并无关注意义。如较1979年刑法而言,1997年刑法关于缓刑的撤销条件增加了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 危害其生命健康的结果而仍然为之,在排除了犯罪阻却事由之后,理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就这一情形而言,刑法的修正并未改变基本规定的内容,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74.html -
了解详情
、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年01月18日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被告人杨中启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3、本案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 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对被告人王显信判处缓刑有利于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 ...
//www.110.com/panli/panli_21663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