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汪炜翔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2010)青刑初字第544号刑事判决根据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立案决定书、 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特征,故对其上诉意见不予采纳。原审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根据2011年4月8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犯罪 ...
//www.110.com/panli/panli_39889035.html -
了解详情
是根据公平、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此外,2005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明确了信用证欺诈的四种 现实,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判断软条款信用证是否构成信用证诈骗罪,关键取决于行为人在行为时的主观心态,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有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244.html -
了解详情
的非法占有目的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普通的侵犯财产犯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作为合同诈骗罪目的的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全面剥夺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目的,从而认定犯罪。[13] (P.61)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4.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更为细致明确的界定和规制,2009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 特殊形态,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换算还原的方式纳入到普通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中去。至于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换算还原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46.html -
了解详情
是脱离客观外在活动而存在的。对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早在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 并排除其他可能。 在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提出了认定金融诈骗罪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以下几种情形:(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非法集资骗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56.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普通的侵犯财产犯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作为合同诈骗罪目的的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全面剥夺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从而认定犯罪。{13} (P.61)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7.html -
了解详情
恶意透支的诈骗犯罪。根据自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定性问题对于伪造信用卡并换用伪造的信用卡诈骗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在信用卡诈骗罪设立以前,我国刑法学界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信用卡是有价证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52.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判例和学说的基础上,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财产损害是否必要 关于诈骗罪的成立是否必须要有财产损害发生的问题,各国刑法的规定不一。有的明文 月国务院发布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对此有明文规定。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月制定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3.html -
了解详情
就认定行为人过客观行为已表明了行为人主观上必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而构成金融诈骗罪。例如,利用骗取的信用证进行融资的行为,行为人骗取资金的目的是为了从事 是脱离客观外在活动而存在的。对金融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早在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0.html -
了解详情
默许或指使;二是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基本归单位所有。 (二)合同诈骗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 就属于一般的经济合同纠纷,而不宜以合同诈骗罪 处理。 2、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的界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8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