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缺席判决方式审理此类案件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过去人民法院对一方失踪(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予以受理并以缺席判决方式进行审理,主要是依据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消极对待如不应诉、不反驳和不请求等而并非当事人失踪事实本身,准予离婚的实体法律依据乃是失踪一方对婚姻义务的不履行或履行不能;(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1.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直接适用非常鲜见。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法律规定离婚经济补偿应以“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为前提, 有别的途径可以达到同样的立法目的,这种尴尬境地实在不值得久留。第二,完善离婚救济制度的对策与建议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起草民法典专家建议稿婚姻家庭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30.html -
了解详情
1%;4000-5000元者占1%;无收入者占3%;5000元以上者为零;离婚诉讼时,未体现收入者占11%.女性收入在1000元以下者占75%;1000-2000元 较大的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平衡夫妻双方的利益关系,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目前的离婚补偿制度由于以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适用分别财产制度为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09.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略做探讨。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目的法律设置离婚损害赔偿是要就已造成的财产和非财产损害以物质的形式对受害 ,//www.chinalawinfo.com.2004年1月23日访问。[5]范李瑛著:《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有关问题探讨》,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7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本文认为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对全国首例对夫妻间忠诚协议所做的判决,无论在法律上还是法理上均应予以肯定。 [关键词]忠诚协议 忠实义务 婚姻契约观 一、 激起千层 2月版,第82页参见滕曼、丁慧、刘艺著《离婚纠纷及其后果的处置》,法律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07页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63.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缺陷进行论述,以期对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共同财产范围的立法缺陷 离婚分割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子女的财产以及家庭成员的 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如果不从立法上加以进一步修正完善,就不能真正实现法律规定的离婚自由对人性解放的真谛。 1苏力著《冷眼看婚姻》;李银河、马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89.html -
了解详情
吴某结婚不以爱情为基础,婚姻的成立本身即损害了配偶的利益,这样的离婚自由法律应如何调整?又如,鹿某自身状况较差,而立之年终与精神状态愚钝之 同于一般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利益价值运行规则,人身依附关系、伦理关系强烈,家庭成员间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婚姻法具有强烈的“公法”功能、社会保障功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14.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产权利是妇女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妇女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目前中国法律规定的离婚财产均等分割方法,并未充分考虑在经济转型期间妇女所面临的经济地位的 各自获得50%。 为了保证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真正保护弱势一方的利益,法律规定还必须尽可能地具体化,即对公平分割的原则做出具体量化的标准,综合各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7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其责任认定应按照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去考虑,同时斟酌离婚案件的特殊性,并应符合现行法律规定。其责任认定的要件应为: 1、有违法的行为。 、遗弃家庭成员,其他受害人能否成为请求权主体,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不能成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人,非配偶的其他家庭成员如果受到物质和精神的损害,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7.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状况外,也取决于审判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和公正尺度。[4]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因离婚产生“贫困女性化”等与公平原则相悖的社会现象:2001年至2004湖南津市市 的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能够让当事人在这些行为发生之初即寻求法律上的救济,从而真正实现离婚自由;另一方面,有助于弥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