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二分法的不周延性,例如,按照优士丁尼罗马法的意见,动物与人分享自然法,因而是这种法的主体而非客体;[31]又如,按照《德国民法典》第90a条 、劳动法等等。[36]这个定义不说明民法是什么,只说明不在那些被排除者范围内的东西都属于民法。这是一个符合民法发展史的定义,[37]但缺乏对民法本身的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10.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法中,对独立于民事主体的客体保护制度渊远流长,从罗马法的客体制度到充分发展的大陆法系客体制度[34],以及英美法系的财产制度[35],其保护逐步扩大 逐步在世界范围设立和扩展开来。几部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订立及其不断修改、发展史代表了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和历史。当今世界,对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72.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规定,并不妨碍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当就什么样的民事责任进行归责。 从侵权法的发展史来看,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当只是就损害赔偿请求权而言的, (注:对此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见彼德罗?彭梵得著,黄风译:《罗马法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在德国民法学的解释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53.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规定,并不妨碍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当就什么样的民事责任进行归责。从侵权法的发展史来看,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当只是就损害赔偿请求权而言的, (注:对此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见彼德罗?彭梵得著,黄风译:《罗马法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在德国民法学的解释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3.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规定,并不妨碍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当就什么样的民事责任进行归责。 从侵权法的发展史来看,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应当只是就损害赔偿请求权而言的 见解的延长上,主张应该包含为保护身体的自由、精神的自由的人格利益的是人格说和环境权说。[17]在罗马法上也是如此,当时的对物之诉是指为维护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9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观学说。赫茨、施瓦策、范比里和范李斯特都提出了著名的主观学说。按照罗马法的学说,意图只有在确定未遂问题时才有价值,物质性的事实是没有 了群众也难以实施和奏效。这进一步告诉我们,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刑事立法愈来愈接近科学,但绝不能排斥非理性非科学的因素。就拿迷信犯来说,有的国家是当作犯罪来看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13.html -
了解详情
上。根据西方刑法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刑法规律性认识的不同侧重,本文将着重考虑西方刑法发展史上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学说。(1)前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指 的犯罪。 [iv] 封建社会末期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刑法有三大渊源罗马法、教会法和日耳曼习惯法。 [v] 罗马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至上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为了国家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1.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权利和秩序,应由宪法所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建立国家并保证国家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义务。纵观宪法义务思想的发展史,宪法义务大致经历了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从超 古代的道德义务(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基督神学的宗教义务(欧洲中世纪),再到近代自然法义务(十六世纪后)和现代实定法义务(十八世纪后)几个阶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199.html -
了解详情
上。根据西方刑法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刑法规律性认识的不同侧重,本文将着重考虑西方刑法发展史上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学说。(1)前资本主义阶段,主要指 的犯罪。”[iv]封建社会末期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刑法有三大渊源——罗马法、教会法和日耳曼习惯法。[v]罗马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至上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为了国家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9.html -
了解详情
缔结合同的形式由双方当事人自由选择。古代法律曾经十分注重合同的缔结形式及程序,如古罗马法对买卖的仪式做了具体规定,被称为曼兮帕蓄。[1]近代法律则崇尚 的保障。合同自由无非是政治自由在私法中的体现,是政治自由权的变种。考察一下交换自由的发展史,它和政治的发展是一致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奴隶与奴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