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政治确证的本体论意义,后者远比前者来得更为重要,在当下中国法律理论和实践中,这是更应引起关注的。一、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 ,双方约定合建房屋的行为实质上包含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根据我国若干土地管理法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不得非法转让,出让或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必须经由政府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10.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功能却在于自由地改变官吏们严格依照成文法作成的判决原案,以超越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的方法来求得实质的平衡。 [17] 上述说法与清代司法实践并不完全相符。虽然, 其他法律形式。见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9页。 [7]见张晋藩主编《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75.html -
了解详情
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存在很大差距。不管怎样,传统的中华法系的众多内容在现代中国法律体系重建过程中的作用,在一些人眼里,是怎么忽视、排除和抛弃都不 基本的特征。而在这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尽管这种思想以及制度已经在现代中国无法大行其道,却早已潜移默化成现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人命关天这个成语为例,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37.html -
了解详情
。 庄士敦在一次谈及威海卫的诉讼问题时涉及到鞭刑,他在《中国北方的狮子与龙》( Lion and Dragon in Northern China )一书中写道: 不用 法律和习惯呢?[2](第139页)根据苏亦工的研究,香港的中国法律及习惯可定义为:自1843年以后,根据香港社会文化变迁而修正发展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90.html -
了解详情
不或没有能力对这个问题进行严肃的拷问,那它就没有真正直面中国的现实问题,回应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真正需求,而是在对政治话语和宏大叙事的批判声 的各种持久问题所进行的一种尝试[18]。美国当代著名法理学家德沃金认为法律不仅是规则的体系,而且是原则的体系。原则(Principle)又是原理、理论,特点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71.html -
了解详情
法是西方所能提供的最新也是最好的范本[30]。 因此,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法非常类似于大陆民法。1929-1930年的国民党民法典和它的主要原型1900年 规定了权利和义务,但是,官方表达又同时拥护调解的意识形态,并据此主张中国法律制度的独特性(及优越性)。 按照毛泽东时代的用语,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9.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持续变革、试图适应世界的剧烈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还使当代的中国法律能够在同一个正在演变的制度中同时容纳西方法的形式主义和传统中国法的 in China, op. cit ,p.190;中文见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 [57] 经济案件(主要是合同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的比重超过80%,而步入改革时期20多年后,仍然约占一半(《中国法律年鉴》,1990:993;2001:1257)。清代的调解几乎全部是在 。 《中华民国法制资料汇编 1927-1937年》(1960),台北:司法行政部。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1952-1958):仁井田陞编,第六卷,东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6.html -
了解详情
]。3.法令不足与官吏力量不足决定了调解的必要性一方面,法令本身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官吏制度常常都是异地为官且调任频繁,而且作为一方父母官所管行政事务过于 一种事实上的制度。其目的即为了以德化民、息讼戒争,和睦相处。究竟在中国法律解释与司法史上,有多少讼争被采取类似的通过两造的良心发现而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5.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间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用发展迅猛表达中国法律社会学作品的产生也不为过。其发展历程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 团队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分崩离析,不仅如此,缺乏合作其不仅表现在法学领域的法律社会学研究者缺乏沟通与协作,更表现在法学研究者与社会学研究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