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森空洞的基础规范加以填塞,并确定了沟通政治与法律的有效中介。陈教授借助制宪权概念将中国宪政结构的基本要素予以初步定位,其知识构图较之规范宪法学确 林教授深厚的规范宪法学素养/相对魁梧的身材以及熟练的辩论语言风格、高教授富有张力的思想史风采给参与的学者/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制宪权与根本法》中由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731.html -
了解详情
《税法学原论》(第四版),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17]葛克昌:《国家学与国 赋税问题[J].法学研究,2004,(5).[14][日]坂入长太郎.欧美财政思想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15]焦建国.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J].社会科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74.html -
了解详情
尔曾经严厉地批评在法学研究中以单一因素去阐明复杂现象的谬误,因为法律就象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 化和全球化》,导论:从比较法、法社会学到比较法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 法律的边际效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制定和实施最后一个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8.html -
了解详情
的就是它把人性放在最崇高的位置,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政治理论,何谓宪政,并 的行使能符合人民的利益。⑤ 现代国家制定宪法,从规范层面完成了实现自由的最高法律保障之历史使命,通过实施宪法构建的一系列宪政制度,将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转变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06.html -
了解详情
种理想化的方法,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包含着道德共识与共同理想,它不会因为法律的授权而自我膨胀也不会因为命令的剥夺而自动消失,它具有顽强但 ”的时代理念。“入世”因此将名符其实地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一大转折。明天的中国经济体制与思想史说不定都会以“入世”为标志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分为前后两段。既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2.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但是,由宪法宣告这样的社会国家的理念,在宪政思想史和制度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各国的人权宣言亦产生巨大的影响。(四) ,还有许多实践中的问题和理论研究中的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解答。“适合治理当代中国的法律并不是现成地摆在我们面前的,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已经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8.html -
了解详情
践行什幺样的法治模式,就有什幺样的宪政实践。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法治在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理论及制度 不同形式的司法审查来实施这些限制的权威,这种司法审查可以经由任何感到其受到了法律或行政行为的侵犯的当事人的请求而开始。”[33]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主席凯茨博士则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1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见解颇堪玩味,他一方面认为法规范始终在追求“法秩序的客观目的”,而法学的目的性思考也是一种由较高位阶之目的的总体出发所作的思考, )日本评论社1995年版,第11页以下。[37]AndrewJ.Nathan曾细致地分析了中国的政治法律文化传统中的权利思想之源流,最后在分析有关争论时提及这一点。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73.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来表述一种已经成为历史的不同的法律经验,就会成为一件极易出错的事情。例如,大凡论及中国思想史,都免不了要谈论“法治”、“德治”或“人治”之争 、不确定的解释,乃至任意的褒贬,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温“五四”前后的文化思考、进一步传播现代法治概念的重要途径;关于人权的讨论虽然也留有不少缺憾,但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0.html -
了解详情
复兴这一观念,根本法成文化为宪法,它强调约束主权的根本法与约束个人行为的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发展了法院实施宪法保障根本法地位的机制,完成了根本法的法律化。 包括清末民初,也没有包括苏联时期。作者注。 [37]高军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11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