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制发达国家,实行逮捕与羁押分离制度,逮捕只是捕获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到案的强制措施,至于捕后是否予以羁押,则由司法部门审查决定。在这种体制中 才能显示的程序公正,是其他机关通过其他方式所难以达到的。就此而言,法院审查刑事羁押合法性的程序意义和实体意义,都是我们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问题。 三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01.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权利救济的途径。 3.严格适用强制措施,单凭测谎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对于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都有具体规定,有关机关在适用时 :《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汪建成:《理想与现实刑事证据理论的新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沈德咏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78.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保障犯罪嫌疑人以及证人等诉讼参与人的人权,正确适用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往往成为宽严的重要标准,因此更加要谨慎适用。 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要求司法机关不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我省在2007年10月就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36.html -
了解详情
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 4、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存在适用困境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取保候审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能够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但 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对于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更有利于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刑事和解。 1、适用范围 首先,普遍适用于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依据。根据国际反腐公约和世界其他各国刑诉法均将没收与扣押冻结等作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没收应当成为追缴赃款赃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罚金刑与 雷 作者简介:陈雷(1963-)男,福建顺昌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高级检察官。 文章来源:《犯罪研究》2008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8.html -
了解详情
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从而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于是,它们相继制定法律措施予以遏制。 事实上,英美国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追究犯罪的法人 有人违反刑法规定,实施犯罪行为,刑法(当然是通过司法机关)就要作出反应,强制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罚处罚,从而维护统治秩序,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1.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和执行和解、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和参与分配、对妨害执行行为的强制措施的适用、执行的中止、终结、结案和执行回转,委托执行、协助执行和 是在人民法院内部,实行执行案件的归口管理,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和行政非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和财产刑、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由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负责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76.html -
了解详情
中,依据司法审查制度,必须由法院对刑事追诉机关的活动加以审查,对公民实施的诸如逮捕、羁押、搜查等各项强制措施,只有通过法院的审查认定其合法正当 审查观念十分淡薄。传统中国历来是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国家权力本位观念在现今的刑事诉讼制度中仍然表露无疑。即使是解放后,由于长期施行计划经济、施行人治,缺乏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52.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和审判机 关的直接控制下,而且,羁押的期间在所有强制措施中是最长的。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确及时地适用羁押,可以有效地 由法官执行,此后由法院执行。中国的逮捕主体与日本存在明显的区别,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9.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强制措施和其它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上行使决定权。比如.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 世界各国在确认法院裁判的权威性的同时.都规定了法律救济程序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三编规定了上诉程序.当事人或检察官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