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除权制度,其理由与德国奉行抵押权独立性理论有关。 〔6〕史尚宽:《物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 〔7〕《日本民法典》,王书江译 (或者提存)适当金额以消灭抵押物上抵押权的制度。这在日本、法国民法中均有规定。显然,这不同于与梁稿规定的一般受让人的“代位清偿”制度。王稿做了与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12.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负赔偿义务。”《德国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显然”与我国《民法通则》中的规定相异。然而,从技术的层面上看, 有不同。例如,“权利”在法国民法典中是指个人权利,到了德国民法典中受到日耳曼传统中的团体主义的影响,权利的主体包含团体权利。二战以后,现代民法的权利概念是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21.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等权利界定为“无形动产”,以此类权利设定的质权,亦被包含于动产质权之中。法国民法典即是如此来为权利质权定位的(第2075条)。此种沿袭罗马法上的物与 概念和类别,但未明设为一章。德国民法典于“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一章中,下设动产质权与权利质权两节;我国台湾民法的设计与此略同,质权章下虽未设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0.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中使用,而是它具有了调整对象的意义:比如包含物权概念可以被理解为涵盖了人与物关系,德国民法典的分编层次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世界原本是人与人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110页。 [4]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20页。 [5]龙卫球:《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7.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与法国民法典一样,荷兰民法典是把继承法作为取得财产的一种方式加以规定的。 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的物法前置的立法体例。如德国民法典、 体例在逻辑上也可以自圆其说,虽然它不如瑞士民法典和意大利民法典那样谨严,而且,德国民法典似乎更强调民法的实用性,突出民法典的财产法性质。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5.html -
了解详情
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雅克盖斯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我妻荣.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5. {28}罗尔夫克尼佩尔.法律与历史论《德国民法典》的形成与变迁[M].朱岩,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5. {29}博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9.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的理论,结果使不当得利的功能大受限制,法国、前苏联均如此。法国民法典并无关于不当得利的统一规定,学说与判例承担了构建统一不当得利制度的使命,但囿于 版。 [3]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五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3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73.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的权利[6]278。正因为如此,传统民法理论,在将人格利益权利化的过程中,曾经不无疑虑。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德国民法典》823条中列举生命、身体、 责任法的基本结构更加接近于法国模式,恐怕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因此,德国式的,将非典型人格利益披上权利的外衣,从而将其纳入到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825.html -
了解详情
,及至1804年,经过几千年的理论积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从此,民法的法典化在全球范围内彼伏此起,至今方兴未艾。但在知识产权 适应民法典的总则-分则模式。 我国民事立法自清末以降,主要继受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法系的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体系,并已成为我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的有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222.html -
了解详情
种是《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概括开放式的规定,另一种是英美法列举式的规定。《德国民法》折中,结合一般规定加列举式,这就是《德国民法典》第823 的重大进步和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报》2001年3月28日,第3版。 [5]参见史尚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