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考虑的从轻处罚酌定情节。例如,司法实践中同是受贿罪,对被动收贿者的处罚往往轻于主动索贿者,间接故意杀人的处罚也轻于直接故意杀人。 对他的被告定罪证据如何不充分,事实如何不清楚,甚至定性如何不准确,这种错误表现在无视他的被告所作所为是全案的组成部分。 至于错辩,简言之是指错误的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414.html -
了解详情
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21.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 (10)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 3.下列情形一般不宜适用缓刑: (1)犯故意杀人、绑架、爆炸、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或其他恶性犯罪的;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32.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在人格责任上有值得从轻处罚之必要。由于人身危险性在量度上的相对性、模糊性等特点,反映在未成年人自首、立功具体情形上就应该具体审视。比如,自首 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犯的典型心理表现为实不愿、非不能,即在能为的现实情形下真实拒绝犯罪,消除自己的犯罪故意,避免危害结果的出现,这是通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3.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考虑的从轻处罚酌定情节。例如,司法实践中同是受贿罪,对被动收贿者的处罚往往轻于主动索贿者,间接故意杀人的处罚也轻于直接故意杀人。 对他的被告定罪证据如何不充分,事实如何不清楚,甚至定性如何不准确,这种错误表现在无视他的被告所作所为是全案的组成部分。 至于错辩,简言之是指错误的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65.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及犯罪前后反映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的情况;变更根据是行刑过程中犯罪人的悔改表现、立功表现等情况。 在我们看来,以上主张都有其一定层面上的合理性,但也都有 侵害应属犯罪未遂;若重复性侵害行为为用刀、剑、棍、棒等工具或手段实施故意杀人行为,行为人在第一次未能刺(打)中而完全具备继续进行侵害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2.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考虑的从轻处罚酌定情节。例如,司法实践中同是受贿罪,对被动收贿者的处罚往往轻于主动索贿者,间接故意杀人的处罚也轻于直接故意杀人。 对他的被告定罪证据如何不充分,事实如何不清楚,甚至定性如何不准确,这种错误表现在无视他的被告所作所为是全案的组成部分。 至于错辩,简言之是指错误的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31.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考虑的从轻处罚酌定情节。例如,司法实践中同是受贿罪,对被动收贿者的处罚往往轻于主动索贿者,间接故意杀人的处罚也轻于直接故意杀人。 对他的被告定罪证据如何不充分,事实如何不清楚,甚至定性如何不准确,这种错误表现在无视他的被告所作所为是全案的组成部分。 至于错辩,简言之是指错误的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033.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考虑的从轻处罚酌定情节。例如,司法实践中同是受贿罪,对被动收贿者的处罚往往轻于主动索贿者,间接故意杀人的处罚也轻于直接故意杀人。 对他的被告定罪证据如何不充分,事实如何不清楚,甚至定性如何不准确,这种错误表现在无视他的被告所作所为是全案的组成部分。 至于错辩,简言之是指错误的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030.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相同或相似行为的被告人作出的量刑结果应当基本平衡。 第四条 【量刑从轻规则】对被告人的从轻处罚,应以分则规定的量刑要素所决定的刑罚为基准,再依据所 %;故意利用其残疾身份犯罪的,轻处10%。 第二十条 【犯罪预备】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绑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585.html -
了解详情
2款) 、中止犯(第24条) 、从犯(第27条) 、胁从犯(第28条) 、自首并且重大立功(第68条第2款)等。(2)任意的减轻事由,包括限制责任能力(第18 出境。第56条第1款: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2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