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期限是十日;应当提交上诉状并交纳上诉费。由此可见,我国对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条件规定的相当宽泛,这实际上意味着任何案件,不论诉讼标的额的大小,不论案情是否复杂, ,只在经高级州法院在判决中宣示许可上告的,才准许提起上告。② 日本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高等法院为第二审所作的终局判决,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上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8.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就如下问题作些理性思考。 一、依职权提起再审的界域之探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引起再审程序的三种途径:其一是人民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而提起的再审, 表明:当事人对调解案申请再审占有一定比例。根据我国民诉法第180条之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其地位是诉讼当事人 ,享有当事人的权利, 承担当事人的义务, 与其他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如法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官提起民事诉讼是主要当事人 。更进一步讲, 检察机关处于原告地位。检察机关不仅仅是程序上原告, 也是实体意义上的原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09.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民法院调解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如调解案件时,双方当事人都要到场,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 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的主动监督。一九九三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可否再审问题的批复》[(19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7.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2.原判虽有执行内容,但未到执行期限;3.因当事人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失去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权利;4.人民法院正在执行过程中 的形式提出,出席法庭的检察人员当庭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只是个人意见,没有法律效力;第二,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符合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42.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这种规定显然有违于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的自治原则、处分原则。而确立再审案件由上一级法院审理 则应当按照诉讼费缓免交的方法处理,否则应当参照《人民法院诉讼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不予受理。 总之,审判监督程序合法、优先原则与再审案件为上一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2.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法官的调查取证;3.证据必须查 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认为我国的民事认证是实事求是的认证模式的依据归纳起来主要有:1.实事求是是我党的 思想路线 在于实事求是的认证模式没有反映认证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我看来,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认证制度是否是采取实事求是的认证模式很值得商榷。理 由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8.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能称法院的审判是公正的。 2. 检察院提起再审程序的弊端。 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是基于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的日常生产生活,引发纠纷不断,使得案件当事人违背意愿不得不重新卷入诉讼中。这种规定违背当事人诉请司法救济的初衷。再审程序无限期性,违反程序效率原则,人为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3.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和个体价值在法院审判工作中的体现。因此,只要法院在调解中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则、制度和程序进行,当事人在调解中是自愿的,则当事人在其处 的提高和维护法律的权威,也使那些恶意拖延诉讼的当事人有机可乘。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协议,自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8.html -
了解详情
的归责原则,分别分析之: 1.发行人和发起人的无过错推定原则。 外国法律一般规定发行人和发起人对证券发行中的不实陈述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发行人或者发起人能够 的诉讼中,应当采纳共同诉讼和集团诉讼的模式。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共同诉讼和代表人诉讼,无疑可以成为证券民事诉讼的模式。这两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