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有的还建立了旨在通过纠正生效裁判中的错误以对当事人的权利进行特别救济的机制再审之诉制度。 如上所述,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定位于一种 即可提起再审之诉:(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的;(2)原裁判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所作裁判依据的证据是伪造或变造的;(3)原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4.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法定的事实和理由,即指《民事诉讼法》第185条所规定的以下四种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8]:(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3)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47.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6)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以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 证事实之存否(C)若有特别高度之盖然性存在时,即可依表现证明之法理以认定事实。[35] 在诉讼证明的论证中,经验法则是与诉讼证据和证明方法并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4.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全面审查应是当然之理。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149条即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全面审查第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不受上诉范围的 。 [16]张卫平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17]张卫平著:《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还是程序利益。 程序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程序制度更加民主化,也可以提升当事人对法院认定事实的接受和信服的程度。例如,在上述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例子中 ,所以上面第三项内容仅具有相对意义。参见[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0页。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7.html -
了解详情
和国家制订各项方针、政策、法律的基础。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确 定定案依据当然应当遵循这一认识路线;2.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对证据的查证 属实和第 即使经过上诉、再审等救济程序之后也不能完 全排除认证仍有错误的情况。? 经过上面的粗略分析,我们有理由得出以下几个结论:A、实事求是的认证模式只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8.html -
了解详情
合意解决争议的机制不相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 ,调解协议即发生法律效力。 5、调解协议无效的认定。这一点我国《民事诉讼法》未作具体规定。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错误调解造成不公正的后果,法律应明确规定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8.html -
了解详情
分配是建立在纯粹的实体法规结构分析之上的。 (二)本文主张 笔者以为,无论是举证责任的可转移说还是不可转移说都存有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就举证责任的可转移说 关于该文书之主张或依该文书应证之事实为真实。前项情形,于裁判前应令当事人有辩论之机会。 [20]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21条规定:举证人断定证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0.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在于该学者采用的第二个前提事实推定与推理相同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些学者会把事实推定与推理等同起来呢?原因就在于笔者前面的分析所指,他们只看见了事实推定中 春梅:浅议经验法则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及局限性之克服,《现代法学》第25卷第3期。 {22}参见[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白绿铉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2.html -
了解详情
:(一)司法机关的救济手段。《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 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