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程序中的疑难问题 关于法院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权利的细化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七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 实务中,均采取第二种做法,未轻 易因当事人未在举证时限内举证就认定证据失权。故建议放宽举证时限的期限。 关于延长申请证人出庭以及要求法院调查取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518.html -
了解详情
混乱。 (五)缺乏公安机关的配合 对于公安机关是否应当收集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证据?《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作出规定。公安部颁行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规定 载《福建法学》2006年第1期,第40页。 [10]王国枢:《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页。 [11]许建丽:《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2.html -
了解详情
.314. [12]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27. [13]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和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74. [1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5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执行。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所发布的司法解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1993年所发布的《经济纠纷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开庭 辩论),充其量只有一两个条文。就是2001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对于证据本身的要求规定了不少,但对举证、质证和认证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2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的权利,可以不行使。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审前程序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但核心是举证时效 争论焦点不予更改。 2.区别对待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合理分配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诉讼作用分配 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配问题与司法资源的配置情况有极大关系的,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其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如果我们承认大多数人的证据法律意识以及实际的司法状况对于法学理论之生命力和价值具有重要的说明作用的话, 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5],这个关于证据的定义至少有一点是不周延的: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也都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1.html -
了解详情
?答:案一方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经人民法院准许的,延长期限同时适用于全体诉讼参与人。问:一方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被驳回后,原指定的举证期限是否需要调整? 如何判断,由审理案件的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结合《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第十条,人民法院认定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45.html -
了解详情
向李某催讨未果,遂起诉要求李某偿还欠款90600元。 对本案如何运用《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行裁判存在两种意见: 一、本案应当适用高度盖然性原则对本案 提供证据主张已还款90000元时,举证责任已转换至彭某,彭某需再次提供证据证明李某的汇款90000元不是用于偿还欠款,而是用于支付其它款项。彭某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69.html -
了解详情
了对其认证的复杂性,以至于使法官在许多情形下不得不将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辅助证据来加以使用,即使那些能够出庭佐证的证人证言也在所难免,当证人证言作为单一的证据 力。但是,经过公证的证言仍然是证人证言的范筹,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该证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仍然效力较低,不能单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2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程序。虽然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人民法院主动调查取证的行为做了必要的限制,但人民法院仍然可以以该司法解释第十五 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为为由,主动启动调查收集证据程序。因此,对于遇到村委会不负责任出具证明,而法院难以判断证明真伪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