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无论其作为立法标准还是价值导向都是行不通的。 (一)社会利益不能作为经济法的立法标准 首先社会利益无法找到合适的利益承载主体决定其无法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当 李锡鹤就认为近现代民法为完全权利本位,参见李锡鹤《论民法本位》,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2)。)那么经济法的法本位究竟是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45.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未被充分研探。说起民法上的人或行政法上的人,学界公认其指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1. [10]李友根.论经济法主体[J].当代法学,2004(1):73. [11]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1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展开,形成了公益优先和平衡论等不同观点。 因此,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主要表现为公共秩序、社会公共福利 教授主张竞争不应当适用于基本人权领域,经济法应当保障个体作为人类最起码的主体资格,为每一个竞争中的失败者提供最低程度的社会保障,以保证其拥有再次参与竞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51.html -
了解详情
[13]三、问责制与中国经济法的制度完善以国有资产法为中心 经济法以公共经济管理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相关社会关系没有天然的人格化主体,也没有天然人格化的 年版,第28 页。 [4]、[10]、[13]邓峰:《论经济法上的责任公共责任与财务责任的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2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伦理并不限于公平竞争伦理一种,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并对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相应地,经济法的体系构成也不限于竞争法。 (二)经济法的 ,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8期。 [16]章海山:《市场经济伦理范畴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 -66页。 [17][美]汉密尔顿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79.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伦理并不限于公平竞争伦理一种,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并对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相应地,经济法的体系构成也不限于竞争法。 (二)经济法的 ,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8期。 [16]章海山:《市场经济伦理范畴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 -66页。 [17][美]汉密尔顿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98.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邱本《在变革中发展深化的中国经济法学》。 [3]论文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路径的探讨》及《论经济法研究视野中的政府监管》,分别载于《中国法学会 公害防治等。反托拉斯监管是政府为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而对市场主体的垄断行为实施的监管。详见 [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01.html -
了解详情
. [9]张守文。经济法学[M ]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1. [10]李友根。论经济法主体[ J ].当代法学, 2004 (1) : 73. [11]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50. [12]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是经营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86.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这两种法律规范又是不同的:一是创制主体不同:WTO规则的法律规范是由众多国家和单独关税区创制的;经济法的法律规范是由一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 的渊源,因此WTO法律文件是其成员国经济法的渊源之一,WTO规则是我国经济法的新渊源。笔者认为,这种“经济法渊源论”的观点不妥。条约是国际法规范而不是国内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6.html -
了解详情
世纪,中国经济法学之任务,套用一句老话,确属任重道远。 一、研究的主体与主体素质的研究 经济法研究的主体,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和层次性。就多元性而言,初始阶段的经济法学者 ,(注: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以及周林彬的《法律经济学论纲》(注:周林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