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因而从《法经》六篇到汉律九章,再到唐律十二篇,中国法典篇目,体例虽然代有增损,但其间的连续性还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因此有人提出了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责任编辑:李春艳,彭先伟,徐锦堂) 本文发表于2005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 *苏亦工,法学博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61.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道,道可以不同,但不可以无道。 注释: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理论研究》(05JJD820014)部分成果。 (1)参见张 页。 (8)参见张中秋著:《唐代经济民事法律述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3―102页。 (9)参见前揭张中秋著:《唐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3.html -
了解详情
所面临的困难,尽快确立中国的司法判例制度。 参考文献: [1]具体分析见 王幽深:《法学的玄谈与务实》,《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六 知识的传承》,见刘武俊著:《享受法律-一个法律人的思想手记》,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09页。 [6] 参见高洪君:《英国法的主要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html -
了解详情
造法,法官个人的价值观、经济观在解释的过程中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司法体制来说,不仅存在司法的解释能力和司法自信心的问题,而且存在职能分离的 史的回顾》,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卷,总第8期。[15]江平主编,《中国土地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78.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7] 参见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8] 我曾经提出过按照永佃权的概念改造现在的 的。参见杨立新:《他物权的历史演进和我国他物权制度的重新构造》,《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9] 参见《法律与生活》2006年1月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70.html -
了解详情
看了看,慢慢转了转,对官员道:“还有没有别的地球仪?”[iii]鲁迅:“拿来主义”,《鲁迅论文杂文集》,同心出版社2000年版,第476页。[iv]《道德经。四十七章》[v]贺卫方:“法学:自治与开放”,《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17页。[vi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6.html -
了解详情
于是,我选择第三种模式,即专门机关审查制。我认为这种模式足以解决中国的违宪审查问题,因为: 一、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符合人类文明发展 ] 同6。 [08]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09] 美/E??R??塞维斯/文化进化论(M)。北京。华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3.html -
了解详情
参见朱新力文:《行政不作为违法之国家赔偿责任》,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第48页。) 第三种表述:行政不作为违法 统一的,是一件事情的两面”。( 参见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50页。) 笔者认为,“法定职责”并没有反应出“必须要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29.html -
了解详情
统治,人民乃是法治的最高主体。(注:郭道晖:《法律时代精神》,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409页。) 依法治国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稳定, 的途径之一是民法的完备和实行。(注: 张文显:《中国步入法制社会的必由之路》, 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第190页。)民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76.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前引[1]。 [3]中央集权(甚至极权)国家 刚志:《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作为财政宪法学的一种理论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17]参见前引[1]。 [18]参见前引[15]。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