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在战后曾数次引进了英美法因素,其中宪法的制定确实是划时代的。然而,在民事诉讼中引进的交叉质证,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被评价为最糟糕 也存在。这不仅容易诱发法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倾向,而且实际上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负担。 [14] 参见拙作“司法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相关论文和意见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1.html -
了解详情
权诉讼之当事人问题(一)债权人代位起诉与当事人适格理论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适格系指就具体的诉讼而言,得以自己名义为原告或者被告,从而受本案判决之权能或 法律的直接规定。那么,从诉讼理论上来讲,债权人之诉讼实施权的基础是什么?或者说债权人之当事人适格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传统的诉讼理论一般认为,诉讼实施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2.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斗争”。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犯罪人与国家之间被害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刑罚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对犯罪人的报应吗?在报应正义的背后,是否还应该有一种赔偿 》,《中国法学》200年第2期。 [10]曲新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法学》2003年第8期。 [11]刘根菊:《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739.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正如有学者认为:行政诉讼承载的司法功能除了如民事诉讼中适用法律解决纠纷的功能之外,还在于法院通过诉讼体现诉讼法承载的客观法律价值。这种法律价值除了 诉请。也就是说,在行政诉讼中,不论当事人的诉请是什么,法庭审判的中心必须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行政案件的审理对象,我们可以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45.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的状况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 证明责任的基本含义是,在民事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 不明的情况下,法官如何进行证明责任的分配?或者说法官在判决中将真伪不明情况下产生的诉讼上不利益分配给一方当事人承担的标准是什么? 目前,法学界对关于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22.html -
了解详情
;为什么那么多人怀疑法官徇私枉法、贪赃枉法,而不考虑自己在纠纷中、诉讼中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因为大家不信任法院是公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屡屡见诸新闻媒体的司法 发现错判的利益相关之基础,所以不具有实效性,特别是在民事诉讼中,裁判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纠纷,而双方当事人也有可能为此互做让步,以至息讼服判。现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的状况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 证明责任的基本含义是,在民事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 不明的情况下,法官如何进行证明责任的分配?或者说法官在判决中将真伪不明情况下产生的诉讼上不利益分配给一方当事人承担的标准是什么? 目前,法学界对关于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4.html -
了解详情
十一条 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其他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当事人的申请采取不公开开庭、限制或者禁止复制、仅对代理律师展示、 》第十三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考虑到垄断民事诉讼中涉及的专家意见尤其是市场调查或者经济分析报告与鉴定结论的性质相类似,《垄断司法解释》第十三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556.html -
了解详情
自治和不告不理原则。 (三)民事抗诉制度是否打破了当事人地位平等的诉讼格局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特征之一。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对抗,各自提出主张,提供证据 过程中,应有检察人员出庭。但是,检察机关在再审中处于何种地位、其任务是什么、应从事哪些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法》都未作规定,导致检法两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012.html -
了解详情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和源起 刑事和解也被称为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被害人与加害人会议、当事人调停或者恢复正义会商。它的基本内涵是在犯罪发生后 酌定情节上升为法定情节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方面,目前我国被害人因他人犯罪所遭受的物质损失主要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的赔偿来进行弥补;另一方面,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