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法学派直接产生了“Pandektistik”(罗马法著作选学派法学)。日尔曼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基尔克、爱希霍恩(K.F.Eichhorn,1781-1854)贝 法理,因而偏爱1794年的普鲁士邦法和奥地利民法典,强烈否定法国民法典。蒂堡则强调在当时就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而萨维尼只是更谨慎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2.html -
了解详情
对法典进行修改或补充,将有损于民法典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第三,制定《商事通则》可以解决一些困扰民法典的问题。民法中的主体制度一般采取自然人和法人的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57页。 [19]沈达明著:《法国商法引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0][德]罗伯特·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04.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的基本指导原则,下面主要从几个范式民法典来阐述私法自治在立法中的体现。 1、《法国民法典》 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私法自治作为古典自由主义在私法中的体现 的功能;第四,造法功能,即为适当解决因时代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反制定法而创造新法的功能。[[49]] 这实际上都是对纯粹由当事人合意所成立的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80.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的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近代法典中,占绝大部分的规范都是罗马法规范,这些规范或者在罗马法中已经制定,或者无论如何在 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构成特别危险,如果达不到在当时特定条件下可能为此等物品设计的标准,该占有者在危险实际发生时应承担责任。”该法典还在第177条规定了矿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54.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民法采债权意思主义模式,这与法国民法典制定之时社会上仍以特定物为主要交易标的物的社会背景有关。另外,意思主义更加彻底地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 物,做出这种规定符合绝大多数情况,而且也简便易行。[17] 当事人针对特定物通过特约的方式选择物权变动模式,避免了机械地根据特定物、种类物划分物权变动模式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24.html -
了解详情
条与第6条,宪法委员会认为,平等原则反对立法者制定的规则因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方式而改变,反对因整体利益的理由而减损其效力。在不同的 的支持。参见Cass.1re civ.16 dc.1975. [13]在法国,法官在《法国民法典》第4条规定的:法官借口法律无规定、不明确或者不完备而拒绝审判者,得以拒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55.html -
了解详情
的侵权责任要么是过失侵权责任,要么是严格责任,除非制定法明确规定行为人承担严格责任,否则,他们仅仅承担过失责任。而我国广义替代责任理论则认为,行为人就 曾经认为,当妻子对受害人实施侵权行为时,受害人不得要求丈夫根据法国民法典第1384(1)条就其妻子的侵权行为对自己承担侵权责任;当痴呆者在被监护期间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93.html -
了解详情
特征非常突出,难以与物权、债权、人身权等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法国的做法是典型的范例:《法国民法典》只字未提知识产权,然后单独编纂知识产权法典。作为新型民法典 的民法典,进行了几十年争论。这种争论为《德国民法典》的制定完成了思想上的准备,以潘德克吞学说为理论代表。[25] 这种理论准备本身是一项十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5.html -
了解详情
、玻利维亚、多米尼加以及墨西哥诸国都以《法国民法典》为蓝本起草和颁布了本国的民法典,这些民法典几乎是对《法国民法典》的翻译;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受法律控制;(3)法律旨在实现社会目标,平等保护全体成员的核心利益,所有人都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过程;(4)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5)立法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47.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立法者把契约或合意之债与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视为不同性质的债。 《法国民法典》第 1382条规定 ,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 ,因其过错致行为 就是损害赔偿 ,损害赔偿具有财产性质 ,这是德国民法采取债务与责任结合式的原因。在制定德国民法典的时代 ,仅用损害赔偿方式就能解决民事解纷 ,能够适应当时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