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的界域之探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引起再审程序的三种途径:其一是人民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而提起的再审,其二是人民检察院基于检察监督权对案件抗诉引起的再审,其三是 包括争议的整理和证据的整理。其中证据的整理是指原被告双方对于本方拟在法庭上用以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必须全部毫无保留地出示给对方,以使对方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再审,即必须进行再审;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必须 的;四是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五是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根据《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467.html -
了解详情
个方面都可以提起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抗诉,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有错误可以提审或者指定再审,这些 再审程序中检察院出庭人员只宣读抗诉书。义务有:1、遵守法庭纪律。2、服从审判人员指挥。因为民事案件争议双方为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7.html -
了解详情
《改进民事审判方式实务与改革》、《走向法庭》等书。 二、民事审判改革的根据与内容 这场民事审判改革的根据是什么?目前理论界对此触及甚少。我们认为,当前的 ,不是院长、庭长赋予的管理权。不能认为院长、庭长的行政权力大于审判员的审判权力。笔者认为,案件既然由合议庭审也应当由合议庭判。因为只有合议庭成员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75.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应提前告知审判委员会委员名单及回避权利;(四)开庭时间、法院地址、法庭;(五)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及审限变更;(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审限管理的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审判管理,推进审限管理规范化,提高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根据我国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fagui/law_383090.html -
了解详情
抗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再审时应当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检察监督引人审判监督程序是91年民诉法的重大补充,增加了对生效裁判的 民诉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发现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应当的规定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31.html -
了解详情
: 1、笔录名称。如开庭笔录、宣判笔录等。 2、案由,开庭时间、地点,审判人员、书记员的姓名。 3、原、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性别 4、审判长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以及是否要求审判人员或者其他出庭人员回避的情况。 5、当事人陈述。 6、法庭对所有证据进行的调查,当事人对各种证据的辨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25.html -
了解详情
此基础上,选取美国著名法社会学家Marc Galanter教授从1980年代到2002年对美国民事审判的三篇实证研究,在对其内容和结论进行解读的同时,结合我国诉讼 ,为解决纠纷做出更积极的贡献。[9]与此同时,一些类似审判或准司法方式也在进入行政机构、社会法庭和民间ADR,使得公与私,司法、行政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3.html -
了解详情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1975年在文革期间制定的宪法取消了公开审判制度,1978年宪法又恢复了这项原则。 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第125条一字 ,不仅包括了庭审中的举证、质证、认证公开,即所有证据材料都要在公开的法庭上出示、公开质证,从而公开确认其为该案证据的诉讼活动,也包括了法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1.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有同等权利。据此可以判定,从审判程序看,人民陪审员具有参加庭审、在审判长的指挥下进行法庭调查、组织质证、听取法庭辩论、庭审后合议、主持调解等 .8%的人选择没有听说过,这无疑限制了陪审制度功能的发挥。[viii] 2.审判职权与司法能力的失衡 人民陪审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且一般不具备专业系统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815.html -
了解详情